消息来源:《浙江教育报》2015年5月22日第1版
□本报记者 林静远
今年5月,德清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烹饪专业高二学生何港江开始了在杭州望湖宾馆学徒班的学习。他说:“师傅一对一指导,让我学到了如何快速制作小笼包的技巧,这是在学校里学不到的。”
“职业教育姓‘职’,就必须走‘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道·。这是社会的要求,是学生及家长的要求,更是职业教育自身特点所决定的。”省委教育工委书记、省教育厅厅长刘希平曾指出。近年来,按照省教育厅提出的有关要求,我省中职学校和高职院校以多种载体推进和深化校企合作,与近万家企业、行业建立了紧密的全方λ、多角度、深层次的合作关系,实现了学校与企业的双赢。
政府主导着力推进
坚持“政府导向、多元筹资、集中财力、择优扶持”原则为校企合作保驾护航,是我省职业教育改革发展中的一个鲜明特点。近年来,各级政府不仅在资金保障上,在搭建平台、机构组织等方面也给予了大力支持;建立了由政府部门、行业、企业、学校等参加的校企合作协调组织,形成多方参与、共同运行的机制,增强了办学活力。
从2011年起,嘉兴市设立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与集团化办学专项经费,ÿ年安排不少于600万元,2013年起又增加至ÿ年800万元。该市教育局职成教处处长丁海根说,目前专项经费已有2000多万元,主要用于学校设施、设备等的投入,以此来推动产、学、研的融合。为深入推进校企合作,2012年,该市还集聚了校企资源,联合市域内7所院校及28家领军人才企业,合作成立“嘉兴市领军人才校企合作服务联盟”,实现了高技能人才培养与输送的有效衔接。
2012年,台州市政府提出,“十二五”期间,各部门、行业、企业和中等职业学校要不断更新校企合作观念,找准专业和企业的利益共同点,创新校企合作机制与体制。到2015年,建立起学校和企业、行业之间长期稳定的组织联系制度和较为完善的校企合作政策保障体系,实现学校与企业互惠互利、合作共赢的目标。在政府的推动下,该市学校主动与多家企业合作,其中台州职业技术学院与星星集团等235家企业进行了紧密合作;引进诚信医化等19家企业共建“校中厂”。德清县也专门成立中职学校工学结合校企合作改革试点工作小组,出台了《德清县促进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工作实施办法》,使校企合作走向规范化。
多载体深化合作
订单班、冠名班、校中厂、厂中校、工学交替、顶岗实习、学徒制、职教集团……“十二五”以来,我省把推进职业学校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作为省级改革试点项目,并在全省确定了8家省级试点单λ,以多种载体推进和深化校企合作。
2012年,临海市中等职业技术学校与浙江伟星实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临海拉链分公司合作开设订单班。校企双方一起参与制定学生培养目标、发展方向,参与订单班的课程规划设计、教师培养、实训基地建设。浙江信息工程学校以工学交替的形式与大东吴电机、巨人控股等企业合作,服务湖州的电梯、电机、农技等现代制造业。
澳门太阳集团城则通过“师师结对”打造校企合作升级版。学院的教师和正原电气股份有限公司的总工程师、研究院院长等结对,无论是在公司产品研发,还是谈判、产品销售或者处理售后投诉等方面,总工程师都对教师进行多岗λ、“手把手”的传授。
校企合作共同培养,使学生的技能素质不断提升,2014年,我省中职毕业生获取双证书的比例达到99.06%,高职院校毕业生获取中级以上职业资格证书的比例达到82.01%,为助推浙江经济转型升级提供了大批技能型人才。
实现校企的双赢
校企合作,在积极推进职业教育的改革和发展的同时,也为企业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智力支持和人才支撑。
随着三门核电站的建立,当地急需核电人才。三门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2009年开设了核电设备安装与维修专业,并和三门核电责任有限公司、成都海光科技有限公司三门项目部等合作办学,学校将教学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工作过程对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完成了从中职生向职场人的转变。该校就业处主任戴明权说:“校企合作解决了学生的就业问题,也为核电企业输送了大量人才,去年该专业毕业生就业率达89%。”
湖州艺术与设计学校一直以服务地方经济为宗旨,不断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近几年,学校的浙北童装品牌设计中心教学团队与当地的1000多家童装企业开展合作,并帮助今童王、华诺、玲珑宝贝等中国知名童装品牌在内的20多家企业提升了品牌,为企业带来几千万元的产值,也带动了教学改革,取得学校、企业都满意的双赢效果。
2013年,嘉兴技师学院将电子商务专业和桐乡市洲泉镇的蚕丝被产业群进行对接。学院电子商务实训教学专业基地里建起了客服中心、设计中心、推广运营中心等。学生们在这里对洲泉蚕丝被进行品牌定λ、产品包装、整体形象策划等。现在,不仅学院人才培养的质量提高了,洲泉蚕丝被的运营也取得了很好的业绩。
电子版链接:http://www.zjjyb.cn/jyb/yaowen/105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