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内页

顶部连接

  • English

【嘉兴日报】聚焦产教融合 深化教学改革 我院:办好高质量职业教育 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

发布人:资讯来源:宣传部 发布时间:2020-10-14 12:34:58点击数量:

消息来源:《嘉兴日报》2020年10月14日第8版

■撰文 谢梦骑  图片由澳门太阳集团城提供  

 

1

 

经济的高质量发展,离不开大量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支撑。嘉兴作为浙江省接轨上海的“桥头堡”、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门户城市,已步入了以创新引领、人才支撑为主要特征的高质量发展阶段,高等职业教育发展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迫切。

近年来,澳门太阳集团城毕业生就业率持续保持在98%以上,留嘉率逐年提高,2019年达到43.63%,今年上升到50.25%。师生获得国家专利数位列全国同类院校前列,“两岸小镇·青创菁谷”等大学生创新创业基地落户校园。

喜人的成绩背后,是我院不断深化产教融合、推进教学改革。面对嘉兴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巨大缺口,如何扩大高等职业院校办学规模?如何提升高等职业院校办学水平,提升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供给能力?作为嘉兴职业教育的主要阵地,我院每一步的探索都将给嘉兴的职业教育带来新的变革。

职业教育朝着高水平、多元化的方向推进,才能使培育的人才在企业拥有更广阔的舞台。近年来,我院实施“卓越工匠”培养工程,深化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改革,以岗位职业能力、综合职业素养、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为核心,强化专业标准和教学标准建设。全面推行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实施“1+X”证书制度,开展创新创业型拔尖人才和复合型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提升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

 

2

 

人才强校,师资为先。深味其中之义,如何付诸行动?聚焦引进和培养高层次紧缺人才的目标,我院实施了“双师双能”名师工程,选树一批大师名师,广泛聘请行业企业技术专家、能工巧匠担任兼职教师,依托各类校企合作载体,建设教师发展平台和实践基地,加强教师教育和技能培训。强化“三教”改革,完善政策激励措施,激发各类人才活力,形成数量充足、结构合理、名师名匠相辅相成的高水平师资队伍。

为主动适应嘉兴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航空航天、纺织服装等高新和特色产业发展对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我院重构了航空与轨道学院、互联网学院、智能制造学院、时尚设计学院等8大专业群,整合办学资源,协同推进航空轨道、智能制造、现代农业、文化旅游、城市建设等8个专业学科建设,提升学校整体办学能力和水平。

多年来,我院通过大兴教学研究之风,大兴自主学习之风,学校师生整体精神面貌焕然一新,学校影响力与日俱增。以教育部项目试点为契机,我院重点推行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针对区域产业点,以各专业群产教融合工作委员会组织活动为基础,强化行业部门协同指导,建立“点群协同、合作育人”组织体系与管理制度。学校的园艺技术、服装与服饰设计等6个试点专业与嘉心菜集团等21家企业深度合作,共同构建“专业点+企业群”协同育人机制,探索出了“工学分季、轮岗分段”“三站轮训、梯级递进”等专业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目前学徒制培养已拓展至9个专业,得到教育部专家组的充分肯定,并作为典型案例在《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刊登推广。

针对“协同创新中心”“产学研共同体”等科技创新平台和团队合作共建,学校全面推行校级、省级、国家级“三层级”技能竞赛和对接区域、对接产业、对接人才培养“三对接”科技创新行动计划,广泛组织科技创新和竞赛活动,加快技能竞赛、创新创业与专业教学融合发展。5年来,教师承担55项省部及以上级科研项目,发表SCI、EI等检索论文89篇,实现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突破,获得国家授权专利407项(其中发明专利98项);学生获得包括“挑战杯—彩虹人生”全国职业院校创新创效创业大赛特等奖2项、“移动互联技术应用”全国职业院校大赛一等奖1项在内的国家级奖项38项、省部级奖项250多项,获得国家授权专利2313项(其中发明专利36项)。学校与佳利电子合作在北斗卫星导航信号接收技术领域开展11项省市级科技项目,取得“GPS北斗双模定位装置”等7项发明专利和10项实用新型专利等技术成果,为企业参与国家北斗计划发挥了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