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内页

顶部连接

  • English

【嘉兴日报】在嘉职,成就更精彩的自己,留嘉兴,创造更美好的未来

发布人:资讯来源: 发布时间:2022-10-16 08:27:42点击数量:

消息来源:《嘉兴日报》2022年10月16日04版



10月,澳门太阳集团城(以下简称我院)敞开怀抱,迎接来自五湖四海的2022届新生。

他手握机票,飞越几千公里,从遥远的北方飞到南湖畔;她乘坐高铁,跨越山海,从温暖的南方奔到红船旁;还有他或她,坐上公交、骑上单车,或穿城而至,或转过两个弯就到目的地——嘉兴市桐乡大道547号。

于嘉职和新生而言,这是一场信任与热爱的双向奔赴。

2022这届新生,共有5759,比2021届增加855名;共开设专业40个,较之2019年新增13个;动物医学等10个专业招生跻身一段线,最高超出31分。

这一个个数字,是学生们奔赴的理由。更是我院对中国共产党嘉兴市第九次党代会报告提出的要“深入实施新时代嘉兴工匠培育工程,深化产教融合,大力培养技能人才,加快推进澳门太阳集团城扩容升级”的最响亮回应。

该校党委书记方俊良表示,我院始终坚持人才培养与地方产业发展同频共振,动态调整、精准设置学科专业,“地方需要什么样的人才,我们就培养什么样的人才!”

在科技前沿产业,在国际时尚舞台,在“田间学院”,在“车间课堂”……一届届学子,在嘉职成就更精彩的自己,留嘉兴创造更美好的未来。


【魅力我院】产教深度融合,让每个学生绽放各自精彩

舞台有多大,绽放就有多精彩。

一直以来,我院都在为学生的惊艳绽放搭建更大舞台。

2019年至今,为匹配嘉兴产业发展需求,我院新增了无人机应用技术、信息安全技术应用、新能源汽车技术等13个专业,撤销了6个老旧专业。看似简单的一增一减,实则是对专业设置的精准把控,也是对学生就业率和地方产业发展的保障。

学校前瞻性的眼光,是学生精彩绽放的底色。底色越深厚,绽放越绚烂。

每年到了毕业季,方俊良的“甜蜜负担”也就来了,不少企业都来问他“讨人”。但面对普通专业1:10,热门专业最高1:29的供需比,企业“抢”不到人的现象注定是常态。今年学校有3000多名毕业生,来校招聘的企业超过2700家、共5万多个岗位,可谓“一生难求”。

为何我院的学生能受到企业如此高的认可度呢?不少企业给出的答案是,我院的学生专业能力强,上手快,几年后大多能成为业内骨干。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我院秉持“把学校办到企业和园区,把企业引进学校”的理念,着重在产教融合的“深度”和“广度”上下功夫,现已与区域内320多家科研院所、龙头骨干企业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探索实践出“产业主导、资本联结、多元协同”的产业学院建设路径,新建桃园数字产业学院、加西贝拉产业学院、北斗·5G产业学院等8个现代产业学院,与嘉心菜、佳利电子、市农科院等大院名企共建嘉心菜农商学院、机械跨企业培训中心等41个以资产为纽带的育人载体,撬动行业企业投入9200多万元,形成校企“育人共同体”。

“车间变课堂,学生变徒弟,师傅变老师”。方俊良表示,产教深度融合的过程是企业与学校相互渗透,共同成长。企业参与学校的教学,学校又为企业的的科研攻坚克难,实现校企携手共同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国工匠,促进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目标。

学生实习采用的是“多岗轮动”和“跨企联动”方式,不断增强学生的实操能力。很多学生表示,来到企业实习的的每一天都能感觉自己在快速成长。2021年以来,我院与雅莹集团、新凤鸣集团等龙头企业合作开设了48个“学徒班”,还与佳利电子等合作开展了28项省、市科技项目。“订单式”培养又是我院人才培养的另一种新的尝试,实现了“入校即入企、招工变招生”的企业、学校、学生“三赢”目标。

大胆进行改革,精准设置专业,产教深度融合,我院勇挑重担,扛起新时代新使命,为嘉兴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


【对话毕业生】“红船工匠”技能“傍身”,看见美好未来

“请你们带上三样东西出发:左手青春,右手梦想和心中的热爱。”这是方俊良在2022届学生毕业典礼上的留给学生的真情寄语。他说青春有无限可能,我院要为他们的飞翔插上翅膀,这对翅膀就是让他们有技能“傍身”。

这份技能,就是嘉职毕业生的底气!在大学生“结构性就业难”矛盾日益突出的当下,我院的毕业生却无需焦虑,他们要纠结的是接下哪家企业抛来的“橄榄枝”。

文化与旅游学院2022届浙江宁波籍毕业生娄云飞早在大一的时候就给自己的未来做好了规划,“我喜欢酒店管理类的工作,所以在大一下学期选择了‘学徒制班’。相比其他普通的酒店管理班同学,“学徒制班”有很多酒店的指导老师来上课,带来更多鲜活的一线知识,“我能更早接触社会和岗位,为以后就业打下扎实的基础。”现在,他已如愿成为了佳源四季酒店的一员,说起留嘉还是回老家宁波,他表示自己也曾纠结过,“选择留下是因为经过前期磨合,我舍不得这么好的岗位。”

喜欢嘉职、喜欢嘉兴、喜欢专业对口的工作,时尚设计学院2022届新疆姑娘石璐瑶毕业后留在台华高新染整(嘉兴)有限公司发展。她说,在刚进我院时就知道在这里读书不愁找不到工作,拿她自己所学的专业来说,可以去濮院毛衫城、海宁皮革城、大型服装公司等诸多企业工作。在她看来,学校的专业都紧扣嘉兴地方经济发展的需要,“我们学校真的是上接天线下接地气,从专业规划到实习和就业,一直引领着我们,也引领着职业教育的方向。”

在雅莹集团的研发大楼,我院与雅莹集团首届“学徒制”班的35名学生正在进行成衣立体裁剪的实操培训,这些学生每周都要在企业里实习3天。临近毕业,大部分学生都选择直接在企业服装材料、服装生产工艺、服装营销等岗位就业。

方俊良认为,职业教育作为与经济社会发展结合最为紧密的类型教育,是群众眼中“最实在”的教育,“我们要在服务嘉兴经济高质量发展中大展拳脚,也必定大有可为。”多年来,我院推动专业群与产业群精准衔接,人才链与产业链高度匹配,培养出了一批批具有家国情怀、工匠精神、国际视野、创新创业能力的“红船工匠”。

学生将3年青春交给嘉职,嘉职还给他们的是一个看得见的未来。

【创业在嘉兴】宜居宜业,更多机会尽在掌握

创业是另一种形式的就业,或许几多艰辛,但更多实现自我价值的机会。

“我是衢州人,多年前我选择留‘嘉’创业,有了嘉职和老师做‘靠山’,我一路走得很坚定。”

“我是河南人,嘉职浓厚的‘组团创业’氛围告诉我嘉兴是一方创业热土,定能实现我的创业梦想。”

在嘉职,创业与学习的氛围一样浓厚。未毕业已创业,毕业就创业的学生不在少数。正如方俊良所说,年轻有无数种可能,嘉职要努力创设条件,让每一个学生都成为那个闪闪发光的自己。

近年来,学校加大资源整合,建成“一体二翼三载体”创新创业平台体系,创立我院创新创业科技园,获评浙江省双创示范基地。创新创业科技园在秀洲国家高新区,一期建筑面积1200平方米,目前园区完成工商登记企业26家,申办工商登记流程中的8家,涉及数字经济、数字设计、数字贸易、直播电商、智能制造、园林设计、装饰设计、文创设计、服饰设计等领域。我院将以创新创业科技园建设为抓手,聚焦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链接校内外科技孵化与科技成果转化,推动专业核心能力与创新创业能力培育的深度融合,努力将创新创业科技园建设成为学校专业建设和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重要窗口,打造成为集政、产、学、研、转、创六位一体区域创新创业教育实践新高地。

衢州小伙子吴杰是2016年澳门太阳集团城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毕业生。选择嘉职是他多方考量之后的决定,“嘉职是读书的好地方,而嘉兴更是创业的好地方。”带着这个创业梦想,他很快在嘉职脱颖而出,成了一名优秀生。20179月,他的嘉兴三素服装设计有限公司在嘉兴开张了。经过5年奋斗,他养活了几十位员工,年营业额近千万元。

老家在衢州、工厂在绍兴,他为何偏偏让公司落户嘉兴?在吴杰的心中,嘉职与嘉兴都是温暖的存在,学校是自己的后盾,老师为自己对接客户,“即便我只有小小的能量,也一定要为嘉兴燃烧。”

尹敬业是河南周口人,是我院现代商贸学院2021届毕业生。今年5月,他开办了一家代理记账公司,“公司有5个来自嘉职的小伙伴,相信我们一定能在嘉兴‘创’出美好的未来。”嘉职,给了众多学子敢创敢拼的勇气和力量。

因为嘉职,爱上嘉兴。他们在这里扎根、生长、开花,为嘉兴经济高质量发展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再筑新高地】留嘉率56.8%,心怀梦想再出发

近日,澳门太阳集团城2022届毕业生最新数据出炉,数据显示,这届毕业生的总留嘉率达到了56.8%,创历史新高。其中2808位是非嘉兴籍毕业生,有1049位毕业生选择留在嘉兴工作,非嘉兴籍毕业生留嘉率达到了44.51%,也创了历史新高。

“留嘉”理由千万条,最重要的还是铿锵有力的那一句“地方需要什么样的人才,我们就培养什么样的人才!”

专业与岗位匹配,人才与城市匹配,城市吸引人才,人才反哺城市。

作为中国革命红船起航地的公办高职院校,我院紧跟嘉兴产业脉搏,在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上做到超前谋划、精准定位、快步迭代,培养出能够适应和引领新一轮技术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为企业注入动力和“保鲜剂”。

留嘉率56.8%是嘉职的新起点,全体嘉职人将以此为动力,心怀梦想再出发。这梦想,是扩容升级,构建市域中高职一体化、分布式办学新格局;这梦想,是继续优化专业,实现学生“高质量就业”和“可持续发展”;这梦想,是在省级“双创”基地的基础上继续努力建立泛孵化器中心,成立多个公司,为学生发展持续发力;这梦想,是加快形成与复合型、创新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高地相匹配的数字化人才培养体系,服务让每年的“留嘉率”继续攀升,服务嘉兴经济再腾飞……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全体嘉职人将扛起守好“红色根脉”、当好“红船护旗手”的使命担当,以“红船领航·思政铸魂”育人工程为抓手,将红船精神融入立德树人的全过程、各方面,锻造底色鲜明的“红船工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