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内页

顶部连接

  • English

守好红色根脉 彰显嘉职担当 服务共同富裕典范城市建设 我院召开党委(扩大)会议

发布人:资讯来源:宣传部 发布时间:2021-08-10 09:07:45点击数量:

牢记使命担当,守好红色根脉,服务共同富裕典范城市建设。8月9日,我院召开党委(扩大)会议,传达学习市委八届十二次全会精神和市委张兵书记重要报告精神。党委书记方俊良主持会议并讲话,党委班子成员及全体中层干部参加会议。


1


方俊良指出,要提高站位、深化认识,准确把握市委八届十二次全会的精神要义。市委八届十二次全会是在全市上下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全面开启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征程召开的一次具有特殊意义的重要会议。市委张兵书记在全会上所作的工作报告,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通篇体现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站位高、立意新、谋划远、思考深、举措实。全校上下要把学习贯彻此次全会精神作为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的重要任务,全面兴起学习贯彻全会精神的热潮,要在学习过程中深刻领会推进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典范城市的重大意义、深邃内涵、战略布局;要提高站位、统一共识,把牢方向、校准坐标,明确目标、强化落实,发挥好职业高等教育的优势和功能,为我市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典范城市提供充足的技能人才供给和技术支持。




方俊良强调,要锚定目标、明确路径,全面助推我市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典范城市。聚焦“三富四优、七个典范”的共同目标、全面呈现“五幅图景”的共同愿景,紧贴“八大行动”“共富十改”战略抓手,努力实现学校工作在八个方面“取得新成效、彰显更大作为”,充分赋能区域高质量发展、服务共同富裕典范城市建设。

一、在高校党建样板高地建设上取得新成效、彰显更大作为。要坚持和加强党对学校工作的全面领导,不断探索优化新时代高校基层党建模式,打造高校党的建设“嘉职样板”。牢固树立“抓好党建是本职、不抓党建是失职、抓不好党建是不称职”的意识,以“七讲七比、争先攀高”党建高地创建行动为抓手,进一步擦亮“红船领航”党建“金名片”。坚持以党建统领加快构建整体智治体系,系统性推动党建工作提质升级。努力建设变革型组织,大力提高领导干部塑造变革的思维和能力,持续锻造“唯实惟先、善作善成”堪当现代化建设重任的团队。以“建党圣地必是作风优良之地”的政治自觉,深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持续推动“清廉嘉职”建设。

二、在深化“红船铸魂”育人模式、守好“红色根脉”上取得新成效、彰显更大作为。“共富十改”中的“实施文化体制改革”将“守好红色根脉,打造精神文明高地”作为重要内容。张兵书记指出,要借力建党百年文化活动的成果、经验和影响力,深挖红色文化精髓。这也是我校探索深化“红船铸魂”育人模式的重要原则。要深入进行“红船铸魂”育人理念、模式、体制机制等方面的改革,进一步探索红船精神有机融入育人全过程的路径,以校园文化建设年为抓手,使红船文化成为校园文化的主基调,让红色成为五彩校园的浓厚底色。要建好红船精神教育实践中心,以中心为载体扩大“红船铸魂”育人理念的辐射范围和影响力。

三、在高层次技能人才培养高地建设上取得新成效、彰显更大作为。张兵书记在报告中指出,要深入推进职教、产教融合,弥补中端和基础人才缺乏的短板,为实体经济和先进制造业发展培养更多高技能人才。此次《行动方案》中再次明确支持我院做大做强、升本创大。这既是机遇,也是我院肩负的责任,我们必须加快高层次技能人才培养高地建设。对标我市打造互联网+高地、长三角核心区全球先进制造业基地的发展目标,以及创建省级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的改革任务,提前布局高层次技能人才培养,实现技能人才的有效供给。要做大做强学校职教专科基本盘,在专业建设、师资水平、课程结构、实训条件等方面有效对接数字产业、未来工厂;要积极探索“中高本”纵向贯通,加强与本科院系合作办学,努力打通职业教育 “全链条”;要引领带动各中职学校,在3+2、五年一贯制专业上先行先试,牵头一体化设计人才培养方案,进一步优化专科阶段的课程结构。

四、在高能级区域一体化分布式办学体系建设上取得新成效、彰显更大作为。

作为嘉兴职业教育的龙头,打造区域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我院既有基础也肩负责任。要坚持一体化分布式办学路径,全面提升学校办学能级,统领提高各县市职业教育办学水平。在推进市域分布式办学的过程中,要对标“共富十改”中“区域协调体制机制改革”提出的“强化市域统筹、推进市域一体化发展改革项目”,做好结合文章,争取多方支持,把握改革机遇,抓紧推进以海盐学院为样板的分布式办学体系建设。

五、在产教深度融合典范建设上取得新成效、彰显更大作为。

“富民增收改革”中,产教融合是一大主要内容,目的就是要以产教融合促进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产出效益的提档升级,从而助推就业质量的不断提升、居民收入的持续增长和政府财力的不断夯实。目前,学校与企业的协同在载体上已经有了显著的变化,牵头国家首批示范性职业教育集团建设单位,共建了22个产业学院等。要紧盯产教融合的内涵建设,探索创新合作模式,加强企业主体参与人才培养的功能发挥,依托企业生产场景开发AI/VR教学应用,进一步加强技术创新、成果研发、课程开发、教材编写等方面的协同联动。

六、在发挥“一校两院”平台优势、促进城乡融合上取得新成效、彰显更大作为。

推进共同富裕,加快农村发展是重点也是难点。在开拓农业现代化新路径上,要围绕智慧农业、体验农业、观光农业等一批“农业+”新业态,充分发挥全国乡村振兴人才培养优质校和嘉兴农民学院、乡村振兴学院的“一校两院”平台优势,在合作开发农业经济开发区、现代农业园区、农创园等产业协同平台,在“送教下乡”“送技到田”“靶向”服务等多个环节、多个维度上先走一步,走出“典型经验”。要升级职教帮扶2.0工程,实施“结一校、联一村、带一批”的“三一”行动计划,同时,服务我市飞地抱团、山海协作等工作,要加强与对口乡村、地区的教育结对、公益培训、技术指导等服务。

七、在加强技术创新服务、推动产业升级上取得新成效、彰显更大作为。

张兵书记在报告中指出,支持以“牵头企业+牵头科研单位”模式创建产学研协同的高水平创新联合体,大力开展以产业需求为导向的共性关键技术的联合科研攻关。我们要聚焦嘉兴市先导产业、未来产业和优势产业,大力建设科技创新平台,鼓励专业群基于自身资源优势探索平台建设路径。学校老师要会用、善用学校与政府、行业、企业合作共建的平台载体,主动沟通、积极承接项目课题,组团合作、汇聚合力,努力为小微企业解决技术难题,为基层单位破解发展瓶颈。要在“国家数字乡村试点改革”中找准切入点,积极共建合作载体,在职教乡村、职教小镇等方面探索先行。

八、在全生命周期职业技能培训高地建设上取得新成效、彰显更大作为。

张兵书记指出,我市要深入实施居民收入和中等收入群体双倍增计划,推动“扩中”“提低”,努力形成更加稳健、更有活力的橄榄型社会结构,强化就业帮扶,加大就业培训,健全面向全体劳动者的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打造万名新时代“禾城工匠”,打开个人发展和增收的空间。对照这些任务,我们要加快建设全生命周期的职业技能培训高地,打造职业培训“立交桥”,加强四级网络和学分银行建设,开发“模块化”职业培训课程,为更多劳动者通过自身努力跨入中等收入群体行列,为服务乡村振兴战略,培养更多“一懂两爱”乡村干部、新型职业农民、乡村工匠、农村致富带头人提供更加优质的职业技能培训。




方俊良强调,要立足当前、聚焦重点,着力做好基础性、关键性、标志性重大中心工作。“十四五”是学校“蝶变跃升、走在前列”的攻坚时期,要着力将基础性的工作做实,关键性的工作做细,标志性的工作做特,以学校事业高质量发展助推共同富裕典范城市建设。

做稳做实基础性工作,提供“本固基强”的高质量保障。一是继续以战斗状态做好疫情防控。要贯彻落实教育部、教育厅和市委、市政府关于继续做好疫情防控的相关指示精神,不折不扣做好防疫工作,严格执行防疫要求,做好最全准备、最坏打算,确保万无一失。二是加快推进项目建设和资金执行进度。各项目责任部门、项目承担部门要提高站位、高度重视,抓紧落实项目推进,倒排时间,列出项目完成计划表,确保各项目高质量早完成。三是以数字化改革为牵引,加快推进学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充分利用5G、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手段,全面融入教育教学和学校管理,大幅改善智慧教学环境,充分共享教育教学资源,切实增强管理服务水平,全面提升网络安全防范能力,以智慧校园建设为抓手,推进学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做精做细关键性工作,形成“源浚流清”的发展态势。一是做好新一轮人才培养方案修订收尾工作。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工作必须落实落地,每一门课程、每一个学分都要经过细细考究、认真推敲,务必抓牢这个“牛鼻子”,做好“适应性”这篇“大文章”。二是做好一系列发展规划方案修订完善工作。要保持工作定力,高标准、严要求,打破思维定式、逻辑僵局,全力做好修订工作,确保拿出一份高质量的文本。三是优化标志性成果培育机制。加强对教学成果奖等标志性成果培育的顶层规划,建立标志性项目布局研究与动态筛选机制。要创新管理模式,打破学院、专业壁垒,组建跨专业群交叉团队,促进跨学科、跨学院、跨学校的交流合作。

做先做特标志性工作 扩大“以点拓面”的带动效应一是学校各级党组织要深入学习贯彻市委八届十二次全会精神和市委张兵书记的报告,把全会精神落实到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二是推动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将“共同富裕”内容融入到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中、党史学习教育中,把建设“共同富裕”理念根植于心,充分激发全体教职员工的主观能动性。三是确保圆满通过教代会各项议程,为全体教师干事创业提供更加广阔的空间。(图文来源:党委宣传部 /摄:赵丽焕 审核:王音 主编:沈建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