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6日-18日,中国商业经济学会职业教育分会在宁夏银川召开“学习贯彻新《职教法》高职教育‘提质培优’研讨会”。澳门太阳集团城党委书记方俊良应邀参会并以《坚持以红船精神为引领跑出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嘉速度”》为题作经验交流。
作为办在中国革命红船起航地的高职院校,近年来,澳门太阳集团城践行“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初心使命,大力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和红船精神,紧紧把握职业教育发展黄金机遇,坚持改革创新和内涵建设并举,谋划实施“12311”发展战略,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跑出了“嘉职速度”。
2019年以来,学校事业实现飞跃式发展。一是教师规模实现倍增。教师总数从2019年的440多人增加至今年的760多人,编制总数从628增加到861;二是办学体量快速做大。在校生人数从2019年的8400余名,增长至2022年的14500余名,单届招生规模从3000余人扩大至5760人;三是生源质量大幅提高。招生录取位次从2020年的省内23万余名,上移至2021年的20万名,录取位次一次性提高23297名,2022年大部分专业录取位次迈入18万大关,超过30%的专业跻身一段线招生;四是办学经费实现翻番。市财政预算核拨经费从2.6个亿增加到5.62亿,翻了一倍多。五是办学水平跨越提升。教学业绩考核排名从2019年的全省49所高职院校第27位,跃升至2020年的51所高职院校第6位,2021年进一步提升至全省第5位;六是育人成效显著增强。毕业生就业率始终保持在98%以上,2021年就业率排名位居全国高职院校第八,学生留嘉率从30%多快速上升至53.82%。学校各项工作受到《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权威媒体多次报道。在今年的浙江省职业教育大会上学校红船精神特色育人模式得到省委副书记、省委教育工作委员会书记黄建发高度肯定并要求各地借鉴推广。
一、抓班子强队伍聚合力
学校党委坚持以政治建设为统领,把党的领导贯穿办学治校全过程,着力打造政治素质过硬、业务能力过硬、作风担当过硬的红船旁“高职铁军”。
(一)强化政治统领,提升班子领导力。坚持和加强党对学校工作的全面领导,贯彻落实好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修订完善学校章程,明晰党委会与校长办公会的议事边界和议事程序。建立每周书记例会制度,做到日常工作随时沟通、重要决策事先沟通、紧急事项及时沟通,确保党委履行好把方向、管大局、作决策、促改革、保落实的领导职责。认真落实“三重一大”事项决策机制,在重大问题上做到充分酝酿、广泛听取、集体讨论,议事能力和决策水平不断提升。完善工作落实督办和定期汇报机制,定期听取教育教学、党建、意识形态、干部队伍、党风廉政建设和群团等工作汇报,分析情况,解决问题。2019年以来,班子考核测评结果大幅提高,连续两年优秀率达100%。去年建党百年,嘉兴市委授予学校党委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学校同时获得嘉兴市五一劳动奖状。
(二)强化选优配强,提升干部执行力。以政治建设为统领,突出政治素质首关标准,以结构优、功能强为目标导向,优化干部队伍梯队结构。分层分类实施干部能力提升计划,定期编印《案头书》,组织开展高职院校治理能力、党史学习教育、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等专题学习,提升干部理论水平和业务能力。每年召开总支书记政治建设专题学习会,开展中层正职政治素质专项考察,提升“政治三力”建设,增强从政治角度看教育的敏锐性。开展年轻干部政治培养“导师制”,通过专班历练、基层蹲苗、上挂下派、交流轮岗等形式,让年轻干部经风雨、见世面、壮筋骨,学校干部梯队结构得到有力优化。
(三)强化引育并举,提升教师战斗力。实施“精英领航”工程,打造高层次教师创新团队。实施“赋能续航”工程,全面提升“双师”队伍素质。开展新教师助讲培养“四双”机制,实行“双导师”指导带教、“双场所”培养历练、“双计划”培养关爱、“双考核”培育验收。以领军人才、名匠大师为专业群带头人,跨专业(群)组建30个高水平、结构化教学创新团队,与龙头企业合作共建30个“教师企业实践工作站”、10个高水平技能大师工作室。三年来,累计培养“双师”素质优秀教师530名,教师获得各类国家级以上荣誉奖项24项、省级以上93项。今年有4个团队获得浙江省职业院校教学能力大赛一等奖,创单届比赛最好成绩。年纵向课题立项数达到694项,较前一年度增长241%,教师队伍创新能力在武书连排行榜中连续三年位居全国高职院校前列。
(四)强化凝心振气,提升队伍向心力。通过思想凝心、工作关心、生活暖心,切实增强教师队伍的归属感和使命感,提振教书育人、干事创业的精气神。一是思想上凝心。结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和党史学习教育,在推进学校改革发展的关键节点上,先一步统一思想、凝聚共识。面向全体教职工,针对性地开展以“主人翁”“事业心”“大先生”等为主题的专题教育,引导教职工克服自身存在的“三心不强十种表现”,营造追梦奔跑的良好氛围。二是工作上关心。建立校领导与新教师结对机制,定期开展谈话交流和集体座谈,关心新入职教师岗位适应问题,及时帮助解决困难,鼓励他们用实际行动对标“唯实惟先、善作善成”的履职要求,增强个人与学校发展同频共振的行动自觉。三是生活上暖心。学校党委坚持下沉一线,经常开展调查研究,了解教师所思所想、所需所盼,对于教师们的“急难愁盼”问题,采取清单化挂图解决,用心用情为老师们办实事、解难题。大力推进校园“暖心”工程。三年来,整体改善教师办公教学环境,提升食堂就餐品质,新建膜结构车棚和自动洗车房,引进嘉田四季生鲜超市和高品质咖啡店、西餐厅等,连续两年开办“匠心润苗”暑期公益幼托班,全面改善工作环境和生活配套设施,解决教职工后顾之忧,让建设发展成果更多更广地惠及全体教职员工,进一步增强教师队伍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二、抓改革重创新破难点
牢牢把握问题导向,向改革创新要动力,对顽瘴痼疾动真格,推进学校内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系统改革。
(一)优化资源整合,开展二级学院机构改革。紧扣区域产业发展所需,针对二级学院资源重复建设、专业与产业对接不紧密等问题,整合资源重组二级学院,应时调整二级学院设置,实现与地方产业“共生长”。主动适应嘉兴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航空航天、纺织服装等高新特色产业发展需求,系统优化专业设置,新增飞机机电设备维修、工业互联网应用、信息安全技术应用等13个紧缺、热门专业,撤销一批与地方主导产业对接不紧密的专业,实现专业结构与产业布局全面耦合,有效增强人才培养的适应性。。
(二)突出价值导向,优化目标责任制考核。改革创新年度目标责任考核,充分发挥考核“指挥棒”的引领作用。聚焦学校发展重点方向,科学制订 《学校年度工作目标责任制考核实施办法》,强化结果运用,拉开考核奖分配差距,有力激发了二级单位干事创业的积极性、主动性与创造性,营造了亮晒比拼、争先创优的良好氛围,提升了学校重大中心工作的推进成效。毕业生就业率、用人单位满意度、社会服务到款额等指标大幅提升。2021年学校获得企业各类捐赠总额达5479万元,创历史新高。
(三)破除五唯积弊,出台教师评价机制综合改革。面对因“五唯”积弊而导致的怪象和乱象,学校大力推进教师评价改革,破立并举、赛道融通,探索形成了“立四制、破五唯”的教师评价机制改革组合拳。一是实施政治素质“首关制”。创新出台《政治素质考察办法》。将政治素质作为干部提任、职称评聘的前置条件,对各类拟晋升人员开展政治素质和师德表现考察,并进行在线量化测评。对考察不过关的人员,经党委会研究决定实行“一票否决”。二是实施职称评聘“替代制”。针对人才评价“五唯”积弊,对职称晋升制度进行重大改革,提供更加公平合理的职称晋升赛道。全面修订《教师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办法》,制定8项标志性成果自选菜单和21项成果互认替代条件,实行分类评价,制订破格和直聘条件,允许取得重大突破性成果、突出业绩和贡献的教师破格晋升。三是实施业绩考核“亮牌制”。修订教职工《考核管理办法》,对年度和聘期考核不达标的教师,依规给予“黄牌”警告、“红牌”诫勉、调整岗位或不再续聘。同时,建立教师高职低聘、低职高聘机制,打破资历限制,提拔任用14名业绩突出的青年教师到中层岗位任职、27名年轻教师到科级岗位。四是实施绩效分配“动态制”。改革绩效工资扁平化分配方式。制订各类教师职务成果清单,进行年度“盘账”,建立与高职低聘、低职高聘相衔接的绩点年度动态调整机制,形成了讲业绩、比贡献的价值导向。学校教师评价机制改革入选浙江省教育评价改革典型案例,被教育部领导点题上报,在教育部网站刊登报道。
(四)聚焦提质培优,实施教育教学“十改”联动。学校从院系机构改革到产教融合生态圈建设,从培养模式改革到结构化团队打造,从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改革到推进课堂革命、教材建设,从教学数智化到教学评价改革,打出教育教学“十改联动组合拳”。通过牢牢抓住人才培养“牛鼻子”,推进课程体系、培养模式、教学内容改革。严格执行党委审定和专业负责人汇报答辩制度,从源头上杜绝“水课”“人情课”“因人设课”等问题。做到人才培养方案“三年一大改、一年一小改”,始终紧跟新业态、新技术、新规范、新职业。大力推进产教深度融合生态圈建设。近两年四次举行大规模产教融合集中签约仪式,区域紧密型合作单位达到280余家,撬动多元主体投入,带动合作行业企业投入9100多万元。建成“无人机应用创新协同中心”“佳源智慧酒店实训中心”等一批高水平生产性实训基地。校企合作能级进一步提升,建成北斗·5G产业学院、桃园数字产业学院等八个现代产业学院。学校超过80%的专业,实现“跨企轮岗实训、分段定岗培养”的现代学徒制培养模式,真正实现学生“毕业就能就业,就业就是能手”。
三、抓保障聚资源谋长远
作为地方公办高职院校,我院坚定不移地走与地方经济社会深度融合、同频共振的发展新路子。在不断提升办学水平、服务能力的同时,想方设法争取资源,千方百计加固纽带,努力扩大办学辐射和社会影响。
(一)争取外部资源,夯实办学内涵。嘉兴市“十四五”规划明确“支持我院创办职业技术大学”,市第九次党代会报告强调,要“加快推进澳门太阳集团城扩容升级”。三年来,市四套班子领导、市级各部门100多批次来校调研指导,超常规支持学校各项建设。学校先后新建、修缮、改造90余个项目。高标配置的明德书院学生公寓一期(1800个床位)建成使用,二期工程(3000个床位)于今年暑假破土动工;新建33间、5000多平方米的高端智慧教学空间和“红蓝军攻防对抗演练靶场”等一批实验实训室;新建经过FIFA认证的国际标准足球场和成功举办世界地掷球锦标赛的室内地掷球馆,改造升级了室内篮球场、网球场等30余个场馆、楼宇建设项目。整体更新校内实验实训设备,从教学实训设施功能到校园生活环境营造,努力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二)加固纽带连接,扩大辐射影响。坚持立足地方、服务发展,大力加强与全市各级政府部门的交流沟通。每年选派干部教师到全市党政部门挂职锻炼,安排干部教师跨地区、跨单位、跨行业交流。推动校地资源整合、取长补短,既让干部教师“强筋骨”“充满电”,又将外部资源“引进来”“焊接上”。学校先后派遣30多名优秀干部教师进行挂职锻炼。三年来,学校全面融入了市委市政府重大中心工作,参与历届世界互联网大会,提供网络安全保障和志愿者组织培训工作;参与承办由市委、市政府主办的“星耀南湖”·长三角精英峰会,牵手长三角地区行业产业龙头搭建产城合作桥梁;牵头市级相关部门、行业委员会制定了国内首个时尚产业可持续发展管理规范等一批行业标准。学校社会培训、横向课题、专利成果转化数量等实现大幅度提高。
(三)推进校地一体,共建合作平台。紧扣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脉搏,大力推进与区域行业企业、产业园区、政府部门建立高能级合作平台。学校与嘉兴经济开发区管委会、海宁市政府等地签订校地战略合作协议,与桐乡、平湖等地探索共建特色学院。其中,学校与海盐县政府共建我院海盐学院,规划招生4000人,为海盐高端制造业及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提供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支撑。学校与秀洲国家高新区合作共建创新创业科技园(飞地),成立52支由教授博士领衔的技术创新服务团队,推行“企业出题、校企联合研发破题”,累计承担攻克研发项目186个。联合清华长三角研究院、中电科36所等科研院所,以及海宁皮革城、濮院毛衫小镇等产业园区,布局建立航空发动机关键零部件制造技术研究院等8个高端科研平台,参与建设的柔性电子工程研究中心获批省级工程研究中心,申报、获批工业互联网安全重点实验室、数字睡眠重点实验室等5个市级重点实验室。与市级有关部门、单位共建退役军人学院、嘉兴体育学院、非物质文化遗产学院、质量学院、乡村振兴研究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等,充分发挥学校人才资源优势,拓宽校地融合发展新路径。今年,在退役军人事务部和教育部联合召开的全国高职扩招退役军人毕业生就业工作推进会议上,我院作为全国唯一高职院校代表进行典型发言。
下一步,澳门太阳集团城将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对职业教育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全面落实全国职业教育大会精神,贯彻实施新修订的《职业教育法》,在伟大建党精神和红船精神的引领下,努力把学校建设成为红船旁的高职名校,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图文来源:党办校办、党委组织部、党委宣传部、教务部、校企合作部 审核:王音 主编:沈建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