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6日至27日,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党建工作委员会2022年职业院校宣传工作论坛在深圳举行,会议以线上+线下的形式进行。澳门太阳集团城党委书记方俊良受邀在大会作宣传工作经验交流分享。
方俊良以《红船领航 赓续血脉 构建“九新三高地”宣传思想大格局》,介绍了学校近年来在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方面的特色做法和取得的成果。
嘉兴是中国革命红船起航地,红船精神发源地。作为红船旁的高职院校,澳门太阳集团城党委始终不忘立德树人初心,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职责使命,大力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和红船精神,秉持“红船铸魂、双元强能、求真创新、报效祖国”的办学理念,坚持和加强党对学校宣传思想工作的全面领导,全力构建“九新三高地”宣传思想大格局,着力培养具有“家国情怀、工匠精神、国际视野、创新能力”的“红色根脉”守护者、“大国工匠”生力军,不断在赓续红色血脉、传承红色基因上彰显担当作为。
一、红船精神铸匠魂,打造思政教育高地
(一) 树立“红船铸魂”新典范。结合时代特点、高职特色,深度挖掘红船精神育人功能,着力打造“红船精神+”思政课金名片,大力推动红船精神“五进”。开展“沉浸式”教育,把思政课堂搬到南湖红船旁。每年开学,党委书记为新生开讲红船精神开学第一课,建党百年高规格举办“全国同上一堂课·六种精神话党史”活动、百名师生党史宣讲活动等,受到广泛关注。开展“体悟式”教育,推出红色教育6条研学路线。整合开发乌镇互联网大会永久会址等30个基地为社会课堂,校企共建49个红色教育共同体,让学生在“行走的课堂”中厚植情怀。开展“全景式”教育,提升守根护脉境界。高品质建好嘉兴市红船精神实践中心,推进红船精神进学生社区等,持续擦亮“红船工匠”的鲜明底色。学校形成的“红船铸魂、多元融合”红船精神育人模式全省职业教育大会上得到省委领导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作为典型经验在全省各地推广,被《人民日报》《光明日报》《全国高校思政网》等权威媒体作为典型案例报道推广。建党百年,全国300多所高职院校来校交流学习经验。
(二) 构建“三全育人”新格局。坚持红船领航,高质量推进“三全育人”综合改革,高水平提升“三全育人”能级。一是科学架设全员育人梯度。与浙江红船干部学院、南湖革命纪念馆等四方共建马克思主义学院,聘请全国人大代表、南湖革命纪念馆首席宣讲员袁晶等11位部门领导和专家学者担任特聘教师,配齐建强思政教师和辅导员队伍,全面打造领导干部、思政教师、专业教师、班主任、辅导员、管理人员全员育人格局。学校7个案例入选《浙江省高校“三全育人”综合改革理论与实践》丛书。二是立体培植全过程育人厚度。推进第一课堂“铸魂”、文化浸润“凝心”、实践育人“壮骨”、学生社区“强肌”、网络空间“添翼”五维共育,开发学生社区党群服务矩阵和融媒体思政平台。近年来,学校先后涌现出了全国见义勇为模范、感动中国人物、“最美妈妈”吴菊萍,“最美逆行者”李林澎等一批先进典型。三是协同拓展全方位育人广度。健全“家、校、社、朋”四位一体育人机制,形成护航学生健康成长合力。学生连续四届获得“卡尔•马克思杯”浙江省大学生理论知识竞赛一等、二等奖,位居高职前列。获联合国开发计划署“2020青年创客挑战赛”二等奖和全国职业院校“挑战杯”特等奖等。今年的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上,学校有四个赛项都获得了全国二等奖。
(三) 创新“劳动思政”新样态。积极探索构建新时代高职院校劳动教育体系。出台《学生千日劳动成长计划》等配套制度,结合不同专业特点,创新开辟劳动课与思政教育融合育人路径,分层实施大学生劳动教育套餐。推进劳模进校园活动,开展劳动技能竞赛、劳动成果展示等,加强榜样引领,强化劳动实践“立身”。开展特色化志愿服务,让学生养成“弯下腰踏实做事”的品质,推进志愿服务“培德”。
二、校园文化塑匠品,打造文化育人高地
(一)坚持以文化人,深化校园文化新内涵。统筹推进“校园文化建设年”三年行动计划,将中国革命精神谱系、党的重大历史事件、“四史”教育等主题融入校园文化之中,打造“净化、美化、文化”为脉络的人文景观阵地,以环境文化滋润人心。充分用好嘉兴独特红色资源,开展伟大建党精神、红船精神文化研究,开设云端精品课堂和研习游学园地,建设红船起航地的红色文化传播中心。学校获全国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二等奖。
(二)坚持以文育美,探索“美育浸润”新路径。加强理念更新、内容创新,全面推进“三个一”“美育浸润”行动计划。一是建好一批美育活动阵地。充分挖掘社团、艺术实践工作坊、后浪文化园等校内外美育实践基地,探索“艺术+科技”等文化创新模式。二是办好一批主题艺术活动。开展高雅艺术进校园、社团文化节等文化活动,创设好丰收起鱼节、中意时尚秀、草地音乐节等校园节庆活动,成立黑天鹅合唱团、舞蹈团等,持续搭建师生的嘉职舞台。三是创作一批优秀文艺作品。用好红色资源,创作《一生信仰一世初心》《扶贫路上》《清菌攻略》等情景剧;发挥专业特长,挖掘地方文化艺术资源,在非遗传承、传统文化传播等方面不断培育成果,拓展升级嘉职文化品牌IP。在党的二十大精神学习宣传贯彻中,我们创新宣讲形式,举办“青春思享嘉”活动,邀请优秀校友以宣讲员的身份回到母校,与青年师生来了一场“青春夜话”,活动报道登上了学习强国平台,进一步扩大了学校的影响力和美誉度。
(三)坚持以文培元,弘扬匠艺匠能新风尚。凝练卓越工匠文化、涵养创新创业育人沃土,以“创新创业科技园”为载体,探索形成校企协同、两岸共建、师生共创的创新创业模式 ,学校获评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就业服务基地”“浙江省双创示范基地”。提升学生的社会服务能力,打造“明德青年行”志愿服务品牌。学生社会实践项目获13个省级以上奖项,荣获“全国百强暑期实践团队”“全国春运‘暖冬行动’优秀志愿服务团队”等称号,学校团委荣获全国“三下乡”社会实践优秀单位。
三、主流声音凝匠心,打造舆论宣传高地
(一)形成宣传格局新境界。坚持党管宣传、党管意识形态,牢牢掌握新闻舆论工作主动权、主导权。加强宣传思想工作骨干队伍建设,强化二级宣传队伍培训,打造一支政治过硬、本领高强、求实创新、能打胜仗的“宣传铁军”。整合校内媒体平台和宣传媒介,建立校内媒体矩阵和联动机制,形成“人人都是宣传员”的“大宣传格局”,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
(二)展现“嘉职声音”新精彩。聚焦重要节点和重大活动,结合学校重点工作,全方位展示学校改革发展的新成效,形成具有嘉职辨识度的宣传品牌。做精做优校园宣传平台,年均发布推文800余篇,在国家、省、市相关平台争先创优,广发嘉职好声音。强化媒体联动,扩大学校知名度和影响力。央视《筑梦新时代》15分钟专题报道我院,CCTV-13新闻直播间报道我院“新农人”培养模式,中国教育电视台《职教中国》节目特邀校党委书记做客直播间,深入探讨职业教育如何培养乡村振兴“新农人”。
(三)推动媒体向“融”新突破。紧跟新形势宣传报道需求,高标准规划建设融媒体中心,打造集思政宣传、党建学习、校园文化等功能于一体的全媒体综合应用场景。统筹全校宣传资源,建立全校共享、全领域覆盖的立体式宣传网。丰富宣传载体,实现全校统筹、分级管理、有序运行、协同高效的媒体融合发展新突破。
近年来,我院擦亮红船精神特色育人“金名片”,办学综合实力跨越提升,宣传思想工作呈现强劲发展态势。学校是全国乡村振兴人才培养优质校、教育部直属机关党性与国情教育基地等,学校办学成果受到中央、省电视台专题报道7次,《人民日报》《光明日报》《学习强国》等主流媒体累计报道1320篇次,我院微信公众号位列中国青年报全国职业院校综合影响力第二,学校影响力和美誉度大幅提升,开创了新时代宣传思想工作的新局面。
(图文来源:党委宣传部 校对:付梦婕 编辑:周文颖 审核:王音 主编:沈建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