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内页

顶部连接

  • English

【赓续红色血脉 争当时代先锋】我院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风采展⑥

发布人:付梦婕资讯来源:宣传部 发布时间:2022-08-13 21:59:45点击数量:

传承红色基因 行在美丽浙江

7月4日至8日,文化与旅游学院“传承红色基因,行在美丽浙江”实践团赴嘉善县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沿着嘉善县域内的“甜蜜花海”“桃源渔歌”“吴越汾湖”“梦里水乡·乡伴西塘”四条美丽乡村风景线,深入乡村开展环境治理、科普宣讲、社会调研、发展献策等活动,聚焦“美丽浙江”建设和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积极参与长江经济带共抓大保护、“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等重点工作,讲好“美丽浙江”故事。


1


一、丈量“美丽嘉善”

7月4日上午,实践团来到嘉兴市生态环境局嘉善分局,通过面对面座谈交流,详细了解了“美丽嘉善”的建设情况。下午,在嘉善生态环境分局工作人员的带领下,实践团前往大云镇缪家村,参观村史馆、花海大道、文化礼堂和邻里中心等,亲身体验缪家村“美丽经济”的洁美、秀美、富美三次蝶变。


2


二、踏寻“桃源渔歌”

7月5日至6日,实践团围绕“踏寻‘桃源渔歌’”主题,以“参观一座生态科普基地、走访一家节能企业、游览一次美丽乡村、与老党员巡一次河”等系列活动为主线,深入美丽乡村精品村、零碳村、科普基地、水源地保护区等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3


参观一座生态科普基地。实践团成员来到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示范区·嘉善·河湖生态系统科普教育基地。通过科普宣讲,实践团了解到该基地的环境特色是“三生融合”,在生产、生活、生态空间之间建立互利共生、和谐发展的物质能量传播纽带。


4


走访一家节能企业。实践团来到位于姚庄镇银水庙村的嘉兴德源节能科技有限公司参观走访,了解渔光互补发电项目情况。


5


游览一次“美丽乡村”。走进姚庄镇横港村、沉香村,只见绿树成荫、河水清清,尽显乡野风情。在姚庄镇银水庙村的丁栅水厂,实践团成员跟着老党员的步伐,沿着长白荡开展巡河工作,开展环境治理,接受水情教育,进一步知水、节水、护水、亲水。


6


三、探寻“吴越汾湖”

7月7日,实践团来到嘉善陶庄镇,围绕“探寻‘吴越汾湖’”主题,开展追忆红色历史、科普宣讲、环境治理等实践调研活动,以红色基因助力绿色生态。


7


追忆一段红色历史。7日上午,在陶庄镇汾湖村,实践团实地参观难忘汾湖主题馆。馆内用一段段深情的文字、一张张生动的照片、一件件珍贵的物件,静静地讲述着这一泊汾湖水孕育的吴越文化和那一段不能忘却的抗战历史记忆。


8


开展一轮青年宣讲。参观结束后,实践团走进乡村,用铿锵的言语、浓厚的感情、生动的讲述,向村民们宣讲浙江省第十五次党代关于生态文明建设和美丽乡村建设的相关精神,号召大家充分发挥“主人翁”精神,积极投身生态文明建设,为创建“美丽浙江”贡献力量。


9


进行一次环境治理。7日下午,成员们穿上红马甲,弯下腰捡起汾湖堤旁遗留的垃圾,用双手还汾湖一个干净整洁的优美环境,助力生态文明创建。


10


四、寻访“梦里水乡”

7月8日,实践团前往“生活着的千年古镇”——西塘,围绕“寻访‘梦里水乡’”主题,沿着“梦里水乡·乡伴西塘”美丽乡村风景线,调研沿线的“美丽乡村”建设,一探“示范区先行启动区”建设情况。


11


参观一次一体化示范区。8日上午,实践团走进祥符荡科创绿谷。风景秀丽的祥符荡不仅是人们旅游、休闲的一个好去处,更将诞生一个世界级的“科创绿谷”,目前相关工程正在紧锣密鼓推进中。


12


走一趟零碳示范路。红菱村以乡村气息为基底,以农耕文化为灵魂,以村庄特色为资源,精心规划网埭浜“美丽乡村”路线,同时以谷粒为文化IP,引入稻香文化生活馆、稻香生活街等,通过“农业+”旅游、研学等,打造了一个以绿色农业为主导的稻香农业体验村,绘就出了一幅生动的生态共富新图景。


13


学习一次会议精神。8号晚上,实践团成员通过网络观看浙江省建设新时代美丽浙江推进大会暨生物多样性保护大会,将会议精神与此次社会实践相结合,互相交流体会与看法。大家纷纷表示,要从自身做起,宣传绿色环保、低碳生活等理念,以实际行动带动更多人参与到“美丽浙江”建设中来。


14


在为期五天的时间里,“美丽浙江实践团”用脚步丈量“美丽嘉善”,亲眼见证了近些年“美丽嘉善”建设的成果,看到了水更清、天更蓝的“美丽乡村”;深入学习了土壤修复、水生态修复、生物多样性保护及绿色节能等相关知识;亲身参与到环境治理中,先后化身“民间河长”“生态宣讲队”“环保志愿者”,跟着老党员的步伐开展巡河护河行动,深入乡村传播绿色理念,捡垃圾促环保,以“志愿红”守护“生态绿”,助力“美丽浙江”建设。


15.1


15.2


(图文来源:校团委、学生工作部(保卫部、人武部)、文化与旅游学院  校对:付梦婕 审核:王音 主编:沈建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