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绕“双高”,我院这样推进精品课程建设

发布人:胡宇琛资讯来源:智能制造学院(航空与轨道学院) 发布时间:2021-12-02 09:25:03点击数量:

在线开放课程建设是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新探索,为中国高等教育“变轨超车”提供了重大机遇。

多年来,澳门太阳集团城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全国职业教育大会精神和《浙江省课程思政建设实施方案》精神,围绕学校“双高”(高水平高职学校、高水平专业)建设和“教师能力提升年”活动工作要求,建设了多门混合式教学改革课程,提出了“研究、实践、总结、再实践”的建设思路。教师积极投身信息化教学改革,边研究,边实践,逐步形成了多项成果。

推动职业学校“课堂革命”

整合思政元素入专业课堂

我院积极适应职业教育生源多样化的特点,将课程教学改革推向纵深,完善以学生为中心的专业和课程教学评价体系,强化考核评价。同时鼓励教师团队对接职业标准和工作过程,探索分工协作的模块化教学组织方式。

以《光机电产品检测》为例,学院老师实现了线上线下的综合考核评价机制。课前课后作业,微课视频学习,章节测试,期中考试均在线上导出成绩,综合线下出勤率,课堂活动,期末考试成绩,得出本门课的最终成绩。

1

整合协作式教学还为专业课找到了思政切入点。如上述的《光机电产品检测》,串联起设计中的职业道德、传感器技术对“中国制造2025”的影响等理念。课后,老师还留给学生两道作业题:一道专业题,一道“思政题”,让学生分组调研国产传感器现状,撰写报告分享启发。

调整课程设置的背后,是一场全校范围的育人理念改革。2017年11月,《关于推进“课程思政”建设的实施意见》正式发布,我院要求全校专业教师挖掘各门专业课程所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把做人做事的基本道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实现民族复兴的理想和责任融入专业课程教学中。

2

“课程思政”带来变化的不仅是课堂,更有说服力的在于教学成果,专任教师也说“专业课加上思政元素,就像加了催化剂,课堂气氛反而比之前更好了。”

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

推动职业教育信息化2.0建设

澳门太阳集团城认真落实《职业院校数字校园规范》,推动数据中心建设,统筹建设一体化智能化教学、管理与服务平台,把信息技术和智能技术深度融入学校管理全过程,大幅提高决策和管理的精准化科学化水平。同时落实网络安全责任制,增强网络与信息安全管控能力。

3

学院也积极推动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主动适应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要求,以“信息技术+”升级传统专业,及时发展数字经济催生的新兴专业。鼓励全校教师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推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满足学生的多样化学习需求,大力推进“互联网+”“智能+”教育新形态,推动教育教学变革创新。建立健全共建共享的资源认证标准和交易机制,推进国家、省、校三级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应用,进一步扩大优质资源覆盖面。

三年大修订每年小修订

加强职业教育教材建设

通过混合式教学改革课程的建设,我院进一步完善职业教育教材规划、编写、审核、选用使用、评价监管机制;对接主流生产技术,注重吸收行业发展的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

此外,学院还建立健全三年大修订、每年小修订的教材动态更新调整机制,加强新形态教材建设,推行科学严谨、深入浅出、图文并茂、形式多样的活页式、工作手册式、融媒体教材,做好教材统一使用工作。健全教材的分类审核、抽查和退出制度

4

以《光机电产品检测》为例,学校老师们编写了《光机电产品检测》配套校本新形态教材,建立光机电产品检测实训室,并配套编写了配套教材《光机电产品检测实验指导书》。

经过多年的实践与探索,学校以育人为根本,发展为目标,形成了具有本校特色的信息化教学模式。通过随机测试、讨论、提问、小组PK等活动的开展,查看学生知识掌握情况,线下教学时对于错误率高的知识点要再讲解;通过头脑风暴、学生演示、学习总结等活动,检测学生解决问题、知识迁移的能力。

通过抓教抓学,在教材内容、课程资源、实操过程、课堂测验、小组PK、学习讨论、互动答疑、拓展知识链接等方面,为学生打造了“一站式”学习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