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创新现代学徒制培养高技能人才

发布人:胡宇琛资讯来源:智能制造学院(航空与轨道学院) 发布时间:2021-12-02 09:32:15点击数量:

落实嘉兴市全面推进长三角核心区全球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的战略规划,抓住机遇,推进学校的跨越式发展……近年来,澳门太阳集团城积极贯彻国家职业教育改革的各项指示精神,深化产教融合、完善育人机制,开启了现代学徒制培养的探索之路。

以智能制造学院为例,该学院对接产业及职业岗位能力提出的新要求,在人才培养定位、教学内容、培养方式各方面做出了相应的变革。

111

智能制造学院把服务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作为基本出发点,借鉴德国双元制教育精髓,引进以“高质量、严要求、重实践”为核心的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依托欣禾职教集团,深化产教融合,将德国双元制人才培养模式本土化,不断总结现代学徒制的培养经验,完善育人机制,为人才培养铺设了一条特色鲜明的成才之路。

与优质合作企业建立“双主体”育人模式

现代学徒制培养的主要特征是“双主体”的育人模式,合作企业的选择是决定性的因素。

企业的规模和实力、行业技术的代表性和先进性、员工培训体系……智能制造学院在选择合作企业时,重点关注企业的“核心竞争力”,选择与学院有较好合作基础和合作条件的企业,认同现代学徒制培养的理念,有强烈的学徒制联合培养合作意愿,在培养过程中能充分发挥主体作用。学院对与机电一体化技术、数控技术、应用电子技术、电气自动化技术、汽车维修技术5个专业合作过的企业进行评估,遴选优质合作企业开展现代学徒制培养。

与地方智能制造产业龙头企业深入合作,以中德双元制培养、现代学徒制培养等校企联合育人模式,校企共同开展学生职业能力培养。在原有正原企业学院、科博达自动化企业学院、采埃孚福田企业学院、海拉企业学院等已建基地的基础上,深化与智能制造规上企业合作,拓建长城汽车企业学院、合众新能源企业学院等,培育无缝对接企业要求的智能制造类技术技能人才。

2016年以来,智能制造学院已完成了三届中德AHK现代学徒制班的培养,基于中德现代学徒制培养模式的敏捷学徒制班也即将完成第二届的培养周期。学院与佳利电子有限公司、浙江科博达工业有限公司、宜兰汽车配件制造有限公司、麒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福田采埃孚轻型自动变速箱等嘉兴地区的优质企业先后完成了现代学徒制和订单班的培养。

222


发挥名匠名师“传、帮、带”作用

嘉兴职业技术学院采用的基于德国“双元制”模式的现代学徒制培养方式,强调学校和企业的“双主体”育人和双线课程体系,对承担教学和实训任务的教师队伍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校内教师必须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和较高的实践操作能力;企业师傅必须具备精湛的技艺和良好的传授能力。为实现“双师”的优势互补, 不断优化师资结构,增强师资队伍能力,打造“善教学、会实操、懂研究”的双师队伍,学校建立了互通的“双师素质”教师培养机制。

333

 

在这样的教师培养机制下,发挥名匠名师的“传、帮、带”作用,将青年骨干教师分入“名匠工作室”,打造技师团队,实施“优秀专业带头人、优秀骨干教师”的“双优”培养计划。

安排专业带头人出国(境)培训,开展专题研讨、项目研发等活动,提升专业带头人专业建设与专业治理能力。采用专题研讨、项目研发、国内外研修等方式,提高骨干教师专业水平和业务能力。采用“企业挂职锻炼、访问工程师项目”等方式加强专业技术能力的培养。按课程群组建数字化设计、自动控制、精密制造、智能检测、系统集成5个专兼结合、结构合理的高水平课程组教学创新团队。

校内教师参加专业技能证书培训、国家职业技能培训提升技术技能水平;企业兼职教师参加教学能力培训提升教育教学水平。形成分类组合、层级结构、优势互补的“双师”教学团队。鼓励教师与企业专家共商企业转型升级和技术革新方案,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共同编写教材。依托产教联盟、行业协会等社会行业组织,建立了企业导师库,以确保“双师素质”教师培养机制的规范性和可持续性。

建立“工学交替、能力递进”双线课程体系

与优质合作企业开展“现代学徒制”培养模式,打造“双师”团队,学校在人才培养上还积极定制了学习课程。

校内课程以资源库的形式进行建设。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学院参照国家教学资源库建设标准与要求,以覆盖智能制造领域知识为建设基础,聘请嘉兴市行业协会专家、企业技术骨干、院校教师联合开发教学资源库。行业协会负责制定职业能力评价标准,企业负责制定岗位能力标准,院校负责制定人才培养目标和课程标准。

444

基于“教学可依、培训可用、研发可鉴”的原则,遵循“资源颗粒化、课程模块化、设计系统化”的组织构架逻辑,行企校共研、共建、共用专业群资源库。教学资源库建设依据智能制造专业群课程体系改革与教学内容更新,以颗粒化的资源建设为基础,以模块化课程开发与建设为框架,以整体设计系统化为目标,面向多方收集编撰建设教学资源。

引入智能制造企业的典型案例,贴近真实生产,实战训练,建立企业群培训资源库。整合专业群对应关键岗位的作业指导书、工艺文件、技术操作规范、项目开发案例,建立岗位训练培训包和企业案例包。资源库建设充分满足学生及企业员工培训和职业发展延续性和拓展性需要,受训人员可根据自身需求,自由筛选、灵活组合使用培训资源。

在人才培养方案的基础上,以校内资源库为框架,结合现代学徒制联合企业的具体生产实际,兼顾灵活性与专业岗位的特殊性,针对不同的企业需求,选取和定制课程内容,建立工学交替、能力递进的“学校课程和企业课程”的双线课程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