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 null

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发展“十二五”规划

发布人:黄雪峰资讯来源:null 发布时间:2011-12-14 14:53:34点击数量:

根据《国家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十二五”规划》、《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浙江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为加快浙江哲学社会科学事业发展,为全面建成惠及全省人民的小康社会提供强有力的理论支撑和智力支持,特制定本规划。本规划是指导浙江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重要文件。

一、发展基础与面临形势

(一)发展基础

新世纪以来,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哲学社会科学工作,采取了一系列重大举措推进我省哲学社会科学事业的繁荣发展。中共浙江省委专门下发《关于进一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见》,并做出了《关于加快建设文化大省的决定》,省委、省政府联合制定了《浙江省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纲要(2008—2012)》,进一步明确了我省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指导思想、总体要求、发展目标和基本原则,加大了对哲学社会科学事业的投入,为我省哲学社会科学事业的繁荣发展指明了方向,增添了动力,提供了保障。

“十一五”期间,全省各级社科联组织和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抓住机遇,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立足浙江,面向全国,开拓创新,奋发进取,为不断推进我省哲学社会科学事业快速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全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成果数量大幅增长、质量明显提高,社科人才队伍不断扩大、结构不断优化,社科工作网络和工作平台进一步拓展,社科工作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日益完善。五年来,主要取得了以下几个方面的显著成绩:

——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取得新发展。围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和十七大以来党中央提出的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推出了一批有深度、有份量的研究成果。

——基础理论研究、应用对策研究取得新成效。围绕我省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开展了大量具有战略性、前瞻性和针对性的研究。

——浙江历史文化研究取得新成果。实施了以“今、古、人、文”四大板块为基本框架的“浙江文化研究工程”,为解读浙江现象、总结浙江经验、提炼浙江精神贡献了一批优秀的研究成果。

——学科建设取得新成绩。传统优势学科保持较强竞争力,一批具有特色的新兴优势学科和交叉学科蓬勃发展,各级各类重点学科逐步增加。

——社科联组织和社科人才队伍建设取得新突破。全省大多数高校建立了社科联组织,县级社科联数量有了较快增长。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队伍进一步壮大,涌现出一批学有所成、学有所用、学有所传的知名学者和一批功底扎实、学风严谨、创新能力强的中青年社科骨干。

——社科事业发展增添新平台。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省社会科学普及示范基地、“当代浙学论坛”、“浙江人文大讲堂”、“社科专家基层行”等各类社科工作平台先后建立,形成了品牌效应,有力地推动了学术繁荣和社科普及,扩大了社科工作的社会影响力。

——社科管理工作呈现新局面。科研管理机制、成果转化和评价激励机制、学术团体管理等机制进一步健全和完善,探索和创新出新的管理模式。

据统计,我省现有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4个,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20个,浙江省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21个,高校社科联72家,市、县(市、区)社科联37家,省级社科类学会(协会、研究会)近200个,民办社科研究机构35家。全省从事社会科学教学研究及管理的人员近10万人,一大批中青年社科学者进入了省“151”人才工程。“十一五”期间,我省高校共出版社科类专著近6000部,发表论文67400余篇。这些都为“十二五”时期我省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同时也要看到,我省哲学社会科学发展与我省的经济社会发展还不相适应。主要表现在:全社会对哲学社会科学的重视程度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保障条件还需进一步改善;哲学社会科学学术精品和拔尖学者还不够多,学科优势还有待进一步强化;社科工作的组织网络还有待进一步拓展,资源整合和团队培育的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哲学社会科学的普及工作还有待进一步加强,公众的人文社科素养还有待进一步提升。

(二)面临形势

“十二五”时期,我省哲学社会科学发展面临着十分有利的条件。中央和省委对哲学社会科学工作的高度重视和坚强领导,为我省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提供了根本保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建立,党的思想理论不断创新发展、与时俱进,为我省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指明了前进的方向;改革开放30多年以来我国和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巨大成就和成功经验,为我省哲学社会科学事业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和思想源泉;全社会对哲学社会科学工作的关心和支持,为我省哲学社会科学事业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社会环境。

同时,我省哲学社会科学发展也面临着新的形势和任务。一方面,经济和社会发展对哲学社会科学的要求越来越高。国际上,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在曲折中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各种矛盾错综复杂,各种思想相互激荡。国内,随着经济社会的转轨转型,社会结构、组织形式、利益格局、思想观念正在发生深刻变化,各类社会矛盾进一步凸显新事物、新问题层出不穷。正确认识经济社会发展的各种关系,提高党和政府的战略思维能力和决策水平,引导社会妥善处理各种矛盾和问题,迫切需要哲学社会科学提供更为有力的理论支撑和智力支持。另一方面,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和文化消费也进入了一个空前旺盛的阶段,迫切需要哲学社会科学创造更多优秀的精神文化产品,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更多高品质精神文化服务,切实提高社会公众的人文社科素养和思想道德素质。

新形势新任务需要全省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始终坚持正确方向,时刻保持清醒头脑,进一步增强推进科学发展的自觉性和坚定性,进一步增强做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的使命感和紧迫感,发扬优良传统,坚持改革创新,继续推动我省哲学社会科学事业的大发展大繁荣,为圆满完成“十二五”时期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各项目标任务,全面建成惠及全省人民的小康社会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二、指导思想与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实施“八八战略”和“创业富民、创新强省”总战略,紧紧围绕科学发展这一主题,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一主线,富民强省、社会和谐这一根本目的,按照“开放、整合、提升、融入”的工作总要求,建立健全开放、包容的社科工作平台和工作机制,充分发挥哲学社会科学“认识世界、传承文明、创新理论、咨政育人、服务社会”的重要功能,使我省的社科工作更好地融入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大局,融入文化大省建设大局,为全面建成惠及全省人民的小康社会和实现浙江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宏伟目标提供强有力的理论支撑和智力支持。

(二)基本原则

1. 始终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统领哲学社会科学工作。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观察分析问题,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确保哲学社会科学事业始终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

2. 切实遵循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规律。建立健全符合哲学社会科学自身特点和发展规律的管理体制和工作机制,构建充分体现哲学社会科学自身规律的科研考核、人才评定、成果评价等指标体系,倡导潜心钻研,勇于探索,坚持质量第一,反对盲目追求速度和数量,为培育高质量成果和高水平人才创造良好环境。

3. 坚持社会科学研究与社会发展实践紧密结合。大力弘扬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坚持理论来源于实践、理论服务于实践,做到“立足浙江、面向全国、放眼世界”,努力培育具有时代特征、浙江特色,在全国具有重大影响的浙江学派,使哲学社会科学工作更好地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为党委政府决策服务,为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服务。

4. 积极鼓励和推动理论创新。贯彻落实“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提倡不同学术观点、学术流派的争鸣和切磋,积极支持和推动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的理论探索和学术创新,着力推进哲学社会科学的学科体系、学术观点、科研方法创新。

(三)总体目标

“十二五”时期我省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总体目标是:建立健全党委统一领导,各部门分工负责,组织协调功能完善的哲学社会科学运行机制,形成结构科学、机制有效、管理规范、成果丰硕、人才辈出、学术繁荣的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新格局,大力提升全省人民的人文社会科学素养,为“十二五”时期浙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思想保证、精神动力、理论支撑和智力支持,使我省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水平走在全国前列,努力将浙江建设成为哲学社会科学大省。

——成果目标:推出一批对党委、政府决策具有重大参考价值,对人们精神生活产生积极作用,在国内外产生广泛影响的重大研究成果;

——学科目标:形成传统优势学科更具活力,新兴学科、交叉学科不断发展壮大,门类比较齐全、结构层次合理,在若干领域处于国内外领先地位的学科体系;

——人才目标:培育和引进一批德才兼备、思想敏锐、治学严谨、勇于创新、成果显著的学科带头人和浙江学派领军人物,造就一支结构合理、实力雄厚、学贯中西的哲学社会科学人才队伍;

——组织目标:建立一批机制灵活、特色鲜明、能发挥龙头作用的科研科普基地、哲学社会科学学术团体,努力构建覆盖全省的社科联组织网络。

三、主要任务

(一)深化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进一步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

以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为龙头,围绕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不断深化对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的研究,不断深化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理论,特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研究,不断深化对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深入推进思想道德建设的研究。加大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究基地的指导和扶持力度,推出更多有价值、有影响的研究成果。创新马克思主义的学术观点、学术方法,把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研究与浙江现实问题研究结合起来,不断赋予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鲜明的实践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加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究成果的转化应用,建设充分反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的学科体系。

(二)强化基础理论研究,进一步提升我省社科研究总体水平

以重大工程、重大项目为纽带,进一步强化哲学社会科学各

学科的基础理论研究,形成浙江的研究特色和优势,力争在诸多研究领域达到全国领先水平。

深化浙江历史文化研究。通过梳理浙江文明传承脉络,挖掘浙江文化底蕴,丰富以“创业创新”为核心的浙江精神。扶持对深入研究浙江现象、总结浙江经验、弘扬浙江精神、传承浙江文明有重大作用的关键项目。

组织实施对学科发展起关键性作用,对哲学社会科学理论创新起重要推动作用的基础理论研究项目,推出高水平研究成果,努力实现我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由量的扩张向质的提升跨越。鼓励和支持我省具有相对优势的传统学科研究,积极引导以问题为中心的新兴学科、边缘学科研究,支持跨学科的交叉研究。

(三)加强应用对策研究,进一步发挥好“智囊团”、“思想库”作用

紧紧围绕我省“十二五”发展的主题、主线和根本目的,积极开展应用对策研究,进一步强化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成果的转化应用机制建设。深入研究加快民主政治建设,推进政治体制改革等重大政治建设问题;深入研究加快经济转型升级、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发展海洋经济、推进新型城市化、城乡一体化建设等重大经济建设问题;深入研究推进社会管理体制创新、加强互联网建设与管理、构建城乡居民社会保障体系、全面改善民生等重大社会建设问题;深入研究文化体制改革、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等重大文化建设问题等,推出一批具有前瞻

性、系统性、指导性和实践性的理论研究成果。

加强决策咨询平台建设,建立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研究工作的组织协调和快速反应机制,积极鼓励和支持各学科的专家学者深入基层,主动为地方党委、政府和社会各个方面开展决策咨询服务,使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更好地融入我省深化改革开放、再创体制优势、推动科学发展的大局,努力在服务大局、服务决策上取得更大成果。

(四)深入开展社会科学宣传普及,进一步提升公众人文社科素养

大力加强哲学社会科学的宣传普及,不断提升公众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推进科普资源的有效整合,加强与各类大众媒体、新兴媒体的合作,不断丰富发展社科普及的形式和内容,进一步巩固和提升科普工作品牌。扶持和培育好一批具有较强辐射力的科普示范基地,形成覆盖城乡、惠及全省人民的社科普及工作网络,建立起大众化、社会化、经常化的社科普及工作机制。建设一支具有敏锐的创意策划能力、良好的组织协调能力和沟通能力的社科普及从业者和志愿者队伍。

(五)加快哲学社会科学组织建设,进一步夯实工作基础

加快推进各级社科联组织建设,实现我省高校系统中社科联组织的全覆盖,努力在全省三分之二左右的县(市、区)建立社科联组织,充分发挥社科联组织促进科研、服务社会的功能,推动全省哲学社会科学工作的均衡发展和整体跨越。培育一批科研实力较强、队伍结构合理、发展潜力较大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机构和重点创新团队,建设若干个在本学科领域处于全国领先地位的科研院所、研究基地。

加强对社会科学类学术团体的管理与指导,充分发挥各级学会、协会、研究会在组织学术研究、交流、开展社会咨询服务等方面的功能和作用,按照现代学术社团发展的趋势要求,加强自身能力建设,推动自身功能拓展,努力培育一批有全国影响、在系统内处于领先水平的学会和示范性的民办社科研究机构,促进省内外社科资源的优化整合和利用。

四、主要举措

(一)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计划

进一步加强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的项目扶持。每年通过专项经费与专项课题持续加以扶持,不断推动学科优势的形成、领军人才的培育和优秀成果的创作。

进一步创新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机制。积极动员和引导经济学、社会学、政治学、哲学、法学等各个学科领域的研究人才,共同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合作研究和交叉研究,推动研究成果更好地为经济社会发展实践服务。

进一步加强我省的马克思主义研究机构建设。在我省各高校和各级党校、社科院中重点打造若干个在国内外有较大影响、在专题研究领域处于全国领先地位的马克思主义研究机构。推动我省的马克思主义研究机构与国内外知名马克思主义研究机构的

交流与合作,进一步提升研究水平与影响力。

(二)社科人才培育计划

大力加强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的培育。积极探索与国际接轨的人才培养机制和竞争激励机制,扶持和培育一批国内一流并具有较强国际影响力的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物,不断提高省“151”人才工程、省宣传文化系统“五个一批”人才和省特级专家中的社科人才比例。

加大高端人才的引进力度。鼓励和支持各高校、科研机构有计划地从海内外引进各学科的高层次人才和优秀团队,加快提高我省社科人才的整体水平。

大力加强中青年社科人才的培养。实施浙江省“之江青年社科学者行动计划”,在“十二五”期间选拔200名左右具有较好学术前景的青年学者和一批优秀科研团队,以项目为支撑,采取理论培训、专题研讨、调研考察、学术交流等形式进行重点培养,形成一支具有创新激情、富有学术潜质的青年后备人才队伍,进一步优化我省社科人才结构。

加强科研管理队伍建设。不定期组织各高校、科研单位和各级社科联组织的科研管理骨干开展集中培训,不断提高科研管理队伍的业务水平和综合素质。

(三)优势学科扶持计划

继续加强传统优势学科建设。加大对学科优势正在弱化的一些传统学科,尤其是基础理论学科的扶持力度,不断充实研究力量,提高这些学科在全国的地位和影响力,使原有的学科优势得以延续和提升。对目前在全国处于一定领先地位的学科,要进一步巩固和扩大学科优势,努力使我省的一级学科硕士点、博士点、博士后流动站的数量比“十一五”期间有较大幅度的增加。在此基础上,新增一批省文科重中之重学科和若干国家级重点学科,努力形成一批国内一流的重点学科群。

大力培育新兴特色学科。拓展学术视野,立足浙江特色,大力加强新兴学科、交叉学科和边缘学科建设,培育一批具有高成长性的特色学科,形成新的学科增长点,凝聚新的学科优势。

(四)“浙江文化研究工程”推进计划

深入实施“浙江文化研究工程”,进一步完善“今、古、人、文”四大板块的研究格局,积极探索开放式的研究模式,努力形成科学合理的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加大宣传力度,积极推动浙江学术精品“走出去”,努力将“浙江文化研究工程”打造成为全国知名并具有国际影响的浙江学术品牌。

继续深化浙江当代发展研究。认真研究浙江现象,深入总结浙江经验,科学提炼浙江发展道路对中国现代化道路的意义,挖掘浙江发展经验的理论和学术内涵,科学分析、预测浙江未来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继续加强浙江历史文化研究。以浙江文化的起源、发展、变迁及其在中国文化史上的地位、影响为重点,组织开展各类历史文化专题研究,深入挖掘浙江现象、浙江经验的历史文化基因和传统精神元素。

继续推进浙江名人研究。对在浙江乃至中国历史上产生重大影响的浙籍名人的生平、思想、业绩等进行系统研究整理。

继续加大对浙江历史文化典籍与地方文献档案的挖掘和整理,收集、整理、出版浙江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方面的重要史料文献,重点抓好《浙江通志》、《浙江地方史料丛刊》等文献丛书的编纂整理和出版。

(五)重点研究基地与创新团队建设计划

进一步加强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建设。按照“整合资源、规范学术、创新机制、生产精品、培育优势、建设队伍”的原则,推动基地实现滚动发展。在巩固发展现有重点研究基地的基础上,适当扩大基地总量。同时,重点扶持和培育3—5个实力和影响在全国处于本研究领域前列的示范性研究基地。以浙江现代化建设和当代学术发展中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为中心,推进研究基地持续开展跨学科、跨单位、跨地区的研究和协作攻关。

继续推动人文社科类创新团队建设。以高层次领军人才为核心,遴选一批基础较好的研究团队,提供项目和资金,进行重点资助和培育,打造成为研究实力雄厚、研究人才荟萃、研究机制灵活的高水平创新团队。

探索建立哲学社会科学调研基地。在全省范围内选择若干个具有代表性的企事业单位或村镇等,建立省级社会科学调研基地,使之成为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数据库和经验案例库。

(六)创新“智库”建设计划

依托高校和研究机构,积极打造高水平决策“智库”,充分发挥哲学社会科学的“思想库”、“智囊团”作用。

整合省内外资源,重点打造3—5个在国内外具有较大影响力的决策咨询新型“智库”,主动承接国家和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研究项目,为党委、政府提供高水平的决策咨询服务,为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献计献策。进一步创新体制机制,利用我省民营经济的优势,鼓励和支持若干个研究力量较强的民办社科研究机构成长为决策“智库”。

积极鼓励各级地方政府和有关研究机构,围绕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打造若干个对行业发展、政策制定发挥重要参考价值的区域性、行业性的决策研究“智库”,积极服务地方党委、政府和企业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进程。

(七)社科普及拓展提升计划

深入贯彻落实《浙江省科学技术普及实施办法》,不断提升社会科学普及工作品牌,拓展普及网络,切实推动我省社科普及工作取得新进展。

推进“浙江人文大讲堂”品牌的创新提升。继续邀请高层次学者,不断推出高品质讲座,阐释社会热点,弘扬优秀文化,传播人文精神,凝聚思想共识,着力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在巩固完善原有的多媒体立体传播体系基础上,充分利用各类新媒体的优势,不断创新传播途径,进一步增强理论宣传的感染力与说服力,进一步扩大“浙江人文大讲堂”的受众面和辐射面。

拓展基层科普的平台与网络。巩固和深化“社会科学普及周”的省市县三级联动机制,在县级层面推进“科普周”活动的自主运作,推动活动重心向基层延伸。继续推进社科普及示范基地的命名创建工作,力争实现社科普及示范基地“一二五”建设目标,即建成100个省级科普基地、200个市级科普基地、500个县级科普基地,形成层次分明、分布广泛、特色鲜明的省市县三级社科普及工作网络。

(八)社科成果推广计划

大力推动优秀社科成果的出版和发表。继续实施省级学术著作出版基金等项目,资助高质量的学术著作在优秀出版社出版。积极鼓励学者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求是》杂志等中央级报刊和国内外重要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进一步提高我省学者论文被SSCI收录的数量。

强化优秀成果的宣传推介。在各级媒体开辟专版,大力宣传浙江社科研究的优秀成果,及时反映浙江学术研究的现状,不断扩大浙江学术的影响力和知名度。积极鼓励优秀成果的外译,集中组织翻译我省学者一批高水平的学术著作,面向海外出版发行,进一步扩大浙江学者和浙江学术的海外影响力。

加强哲学社会科学学术名刊建设。推进社科学术期刊制度创新,实施学术主持人制度和名刊、名栏目、名编辑制度,重点扶持《浙江社会科学》等若干综合性人文社科类学术刊物成长为国内一流期刊。

(九)学术研讨与交流计划

整合省内外学术资源,搭建全省性的高端学术论坛平台。进一步打造好全省联动的“当代浙学论坛”,提高学术活动的层次和水平。积极鼓励和支持各类学术团体和学术机构举办全国性和国际性的学术研讨活动和各种类型的学术沙龙活动,促进社会科学学术繁荣。

积极推动学术交流与合作。继续推进实施省院合作,围绕重大科研项目,与中国社科院等单位合作,开展联合攻关。进一步扩大对外学术交流,定期派遣优秀专家学者到海外考察、进修、访问,邀请海内外著名学者来浙江进行访问、讲学和研究,鼓励我省的学术机构、学者与海内外学术机构、学者合作开展研究,不断提高我省社会科学研究的开放度和国际化。

(十)基础设施建设计划

推进省社科活动中心建设,努力建立集科学研究、学术交流、业务培训、科学普及、成果展示、信息服务于一体的多功能社会科学公益设施。在此基础上,在1—2个市建设区域性的社科活动中心。

推进社科信息平台与数据库建设。加强各类社科网站建设,把以“浙江社科网”为代表的社科门户网站建设成为社科信息发布和信息共享的重要载体。实施“社科信息数据库”建设工程,建立专家库、成果库、社团信息库等数据库,切实提高社科工作的信息化水平。参照国际标准,建设若干个不同种类的经济社会统计数据库,实现资源共享。

探索建立文科实验室,推动哲学社会科学模拟仿真研究、实证研究和综合研究,促进文、理、工科之间交叉融合,培育新的学科生长点。

五、保障措施

(一)进一步加强对哲学社会科学工作的领导

全省各级党委、政府要充分认识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真正把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切实加强对哲学社会科学工作的领导,保证哲学社会科学工作沿着正确的政治方向前进,保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贯彻落实。要定期听取关于哲学社会科学工作的汇报,制定有效的政策措施,研究解决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重大问题,充分调动社会科学界的积极性。要逐步建立具有科学性、导向性和可行性的哲学社会科学事业发展评估指标体系,将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事业列入对地方、有关部门和高校考核的内容,使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政策举措进一步落到实处。要把握哲学社会科学工作的特点和规律,因势利导,推动哲学社会科学管理体制改革的深化。依法加强对哲学社会科学各类阵地、学术活动以及哲学社会科学网站和论坛的管理。

重视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的立法工作,依法保护哲学社会科学的知识产权,保障社科工作者的合法权益。加强与哲学社会科学工作部门和研究机构的联系,经常向他们通报情况、提出要求、下达任务,提供研究所需的相关资料。认真听取专家学者的咨询意见,注重把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运用于各项决策和工作实践之中。

切实加强对各级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的领导,积极支持各级社科联组织履行“桥梁纽带、组织协调、咨询服务、宣传普及”等职能,充分发挥其整合社科资源的作用。要大力支持和推进各级社科联组织建设,进一步完善组织网络,切实改善社科联的工作条件,提高工作水平。

(二)进一步强化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经费保障

“十二五”时期,省、市、县各级财政要进一步加大对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经费投入,重点用于各级各类社会科学课题研究、省级重点科研基地建设、优势学科扶持、优秀人才培育等工作。要切实贯彻执行《浙江省科学技术普及办法》,将社科普及经费列入同级财政预算,并随着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提高逐步增加。加大对网站、数据库和图书情报资料等哲学社会科学硬件设

施建设的投入,为全省哲学社会科学工作提供良好的物质保障。

积极开拓哲学社会科学经费筹措新渠道。鼓励和支持社科研究机构通过与企事业单位合作研究、提供咨询、转让成果和提供有偿服务等途径,筹措科研经费,在实现社会效益的同时实现经济效益。积极鼓励和倡导社会各界关心支持哲学社会科学事业并自愿提供经费等资助。各级政府对文化事业的相关优惠政策适用于社会科学事业发展的,予以参照执行。

(三)进一步创新和完善适应新形势的哲学社会科学管理体制和工作机制

全面推进哲学社会科学体制机制创新,建立健全由省委统一领导,省委宣传部牵头负责,省社科联具体组织,各有关部门相互配合、分工负责、运转协调的哲学社会科学管理体制。

进一步创新和完善哲学社会科学工作的管理和运行机制。优化哲学社会科学资源配置,形成布局合理、特色分明、分工协作的科研格局。依托重点学科和重大项目,以全局性、前瞻性、战略性的重大问题为主攻方向,促进不同单位、不同学科之间协同作战,联合攻关,建立与国内外著名大学和一流科研机构的联系制度。健全科研成果质量管理体系,强化精品管理意识,不断提升科研成果质量,实现科研全过程的动态管理。建立以资助研究为主,合作委托研究为辅,合理利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资源的新机制。努力创新人才管理机制,探索推行首席专家制度、讲座教

授制度、终身教授制度等。

进一步创新和完善哲学社会科学的评价和激励机制。构建科学合理的成果评价指标体系,注重基础理论研究的原创性、规范性,注重应用对策研究的实际价值、现实可操作性,把为党委、政府决策提供科学依据、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作为评价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的重要标准,重视和规范行内专家评价制度。进一步完善哲学社会科学成果奖励制度,构建和完善多层次的哲学社会科学成果评奖体系,定期开展各级各类优秀成果奖的评选活动,逐步提高社会科学成果的奖励力度,提高对获奖者的精神奖励和物质待遇。

进一步创新和完善哲学社会科学成果的宣传和转化机制。大力宣传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完善优秀学术著作出版资助制度,以系列化、丛书化的形式,组织出版学术精品。进一步畅通面向决策机关、面向基层、面向社会的成果转化渠道,拓展政府、企业、社会与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机构之间的交流途径,加快哲学社会科学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

(四)进一步营造有利于哲学社会科学大发展大繁荣的良好环境

认真贯彻落实“双百”方针,促进学术的活跃和繁荣。切实加强哲学社会科学队伍的思想道德和学风建设,引导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大力弘扬追求真理、献身科学、服务社会的精神和实事求是、严谨治学、民主包容的学风。坚决抵制各种学术不端行为,形成崇尚诚实劳动、鼓励科研创新、恪守学术道德、保护知识产权的良好学术环境。不断加强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人员间的沟通与团结,打破社会科学研究中的论资排辈现象,让优秀中青年人才脱颖而出。大力宣传表彰社会责任感强、学术水平高、道德修养好、人民群众欢迎的优秀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努力营造产生学术领军人物和学术大师的良好社会环境,形成人才辈出的繁荣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