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在马信马、在马言马、在马行马”。机关党委第十二党支部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举旗定向,坚持党的引领,深化“红船铸魂·思政育人——三马三工程”基层党建模式,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员教师创新思政课教育载体和模式,带领红船青马营大学生,奔赴一个个研学现场,引领学子体悟到:一条小船,承载了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一束稻谷,见证了南繁育种的奋斗传承;一个乡村,绘就了共同富裕的五彩画卷;一把剪刀,剪出了敢为人先的激荡岁月。

实践是理论之源。11月27日,我院思政教育实践成果展示汇报在学术报告厅举行,报告以思政微课、“行走的课堂”专题片、红色电影、红色歌曲串烧、思政主题作品展示等丰富多彩的方式进行集中展示,获得与会领导和师生的盛情点赞。

思政课应该是生动的、多样的,不能仅仅停留于在书本上、停留在课堂内,青年学子要知行合一,在“行走的课堂”中感悟思想伟力,在“社会大课堂”中体悟家国情怀、责任担当,为此学校开展了此次思政教育实践教学成果展示汇报。

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思政教师是帮助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的重要引路人,近年来,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政教师一直在以更鲜活、更生动的形式让我们的思政课“活起来”。学院青年教师肖钥、王炜杰的思政微课《我最喜爱的习近平总书记的一句话》围绕习近平总书记的“经师”与“人师”之道,讲述了年轻思政教师的心路历程,表现出了新时代青年的使命与担当,拓展思政育人途径,实现“润物无声”的教育教学效果。

将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相结合,引导广大青年学子知信行合一、学思悟统一是近年来学校思政教育的总目标、总要求,嘉职学子在“行走的课堂”中深刻感悟、深入思考,在马院思政教师的带领下形成一批优秀的实践成果。

百年前,国破家亡时热血青年徒手摘光;百年后,南湖旁的嘉职学子逐梦追光。这束信仰之光,洋洋洒洒照在嘉职学子的身上,他们追随着光而行,顺着光的方向奔跑,追赶,慢慢走出迷茫,找到心中的方向。马克思主义学院宋梅英老师带领着实践团队的学生们给大家带来了红色电影《光》,在光影中演绎了新时代学生的青春与朝气,以及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决心!
当二十岁遇上党的二十大,以青春之名,续时代华章。你们一如既往,与党同心,练就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青春模样。红船青年,势不可当,以踔厉奋进之势,一起奔赴未来理想。马克思主义学院钱濛老师带领着实践团队的学生给大家呈现了一场红色歌曲歌唱盛典《我和我的祖国》、《奋进时代新征程》。在年轻的歌声中,我们体会到新时代的青年大学生对祖国的热爱、对思政课的感悟。

马克思主义学院苏传华老师给大家展示了其带领的实践团队的思政主题作品《一条小船、一把剪刀、一束水稻、一个乡村》。嘉职马院将进一步推动思政教育走深走实走心,以更贴近青年大学生的方式,让青年学生更主动参与思政教育,让思政教育更鲜活、更灵动、更具亲和力和针对性。

作为红船旁唯一的公办高职院校,我院一直致力于将本地红色资源变成鲜活教学资源,不断推动主题研学工作,已与南湖革命纪念馆等共建了13个校外实践基地,将课堂搬到红船边、稻田间,持续开展红色研学活动。(图文来源:马克思主义学院 文字:肖钥 编辑:赵远远 审核:唐黎 主编:顾玲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