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浙江省教育厅、省体育局《关于加强普通高校体育特色项目建设的指导意见》(浙教体【2009】183号)文件精神,经过各高校申报、专家评审等程序,确定我院“地掷球”项目为首批(23所学校31各项目)浙江省高校体育特色项目。
为更好地把握我院体育特色项目建设方向,以体育特色项目建设为抓手,进一步深化体育课程改革,推进体育文化建设,根据《浙江省普通高等学校体育特色项目建设评价体系和标准》现将我院地掷球项目建设规划实施方案作如下分解:
指 标
|
指标内容
|
负责
部门
|
2010年
|
2011年
|
2012年
|
一、
基本
条件
|
(一)
领导
重视
|
1、学院重视学生体育工作,成立学校主要领导担任组长的领导小组,有健全的体育组织管理机构和相应的管理办法、规章制度
|
办公室
|
成立领导小组
|
|
|
2、制定学院地掷球项目发展总体规划,有年度学校体育工作计划及总结。
|
教务处、体军艺部
|
总体规划制定
|
|
|
3、把学院体育特色项目工作业绩纳入年终考核
|
人事处
|
工作业绩纳入年终考核
|
|
|
4、自主招生-----招体育特长生措施行为
|
招生就业办
|
体育特长生招生措施
|
|
|
5、有专项经费保障,做到专款专用
|
财务处
|
设立专项经费
|
|
|
(二)课程建设、课外活动
|
1、每学年体育课开足开齐64时数,保证体育课程教学质量
|
教务处、体军艺部
|
选项课
|
选项课
|
|
2、保证学生每周有三次课外活动及学生每天有一小时体育活动时间,并列入教学计划,有组织实施过程
|
学生处团委、体军艺部
|
学生每天晨跑、各种有计划的社团活动
|
学生每天晨跑、各种有计划的社团活动
|
|
(三)训练场地、器材设施
|
1、钢架小球馆建设
四片塑质球27.5M*4.5*2
三片大金属球场地27.5M*3.5*2
二片小金属球15.6M*12.6*2
|
资产设备处
|
暑假前完成钢架小球馆建设(两片塑质球27.5M*4.5*2两片小金属球15.6M*12.6*2)
|
添加两片塑质球、三片大金属球场地,场馆正常维护
|
|
2、添置塑质球四套、小金属球四套、大金属球二套
|
资产设备处、体军艺部
|
塑质球四套、小金属球四套,裁判尺
|
大金属球二套
|
|
(四)
师资
配备
|
1、为满足教学与训练需要,希望这一两年内引进一名北京体育大学研究生
|
人事处
|
|
专业人才引进
|
|
2、积极参与省、全国地掷球项目裁判、教练员的各种培训班,并给予经费保障
|
人事处、体军艺部
|
参加省专项技能培训
|
组织参加省及以上的专项技术培训
|
|
二、体育活动与竞赛
|
(一)普及性体育活动
|
1、每年认真贯彻执行《学校体育工作条例》、《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施行办法,合格率95%以上
|
教务处、体军艺部
|
常规体育工作正常运行
|
常规体育工作正常运行
|
|
2、选项课教学模式是学生学会1--2项体育健身手段和方法
|
教务处、体军艺部
|
选项课教学模式的正常实施
|
选项课教学模式的正常实施
|
|
3、能够因地制宜开展地掷球项目,有计划地纳入体育教学和课外活动中,学生数占20%
|
体军艺部
|
开设地掷球选项课(六个班每周2学时)、成立社团每周活动两次、运动队训练每周两次
|
开设地掷球选项课(12个班每周2学时)、成立社团每周活动两次、运动队训练每周两次
|
|
(二)
训练
竞赛
|
1、加强地掷球队建设,每年组织一次全校性比赛形成制度,并将地掷球列为校运会推广项目
|
体军艺部
|
组织一次地掷球公开赛,列入校运会项目,组织省青少年地掷球锦标赛
|
组织一次地掷球公开赛,校运会项目
|
|
2、运动队每周训练两次,做到课时、阶段、年度的训练计划齐全、规范
|
体军艺部
|
根据年度比赛计划制定制定阶段、课时训练计划
|
|
|
3、建立运动员档案库(身体特征、生理机能、训练情况、运动成绩等)
|
体军艺部
|
建立每届球队运动员档案
|
|
|
4、每年参加浙江省地掷球锦标赛,全国青年暨大学生地掷球锦标赛(或全国地掷球锦标赛)
|
体军艺部
|
浙江省首届体育大会、全国青年及大学省地掷球锦标赛
|
|
|
三、工作成效
|
(一)A运动队成绩及人才培养
|
|
体军艺部
|
省首届体育大会获一金一铜三第四名
|
|
|
(一)B建设成效
|
|
体军艺部
|
地掷球被获批省教育厅高校体育特色项目首批建设单位
|
|
|
(二)学生体质
|
每年学生体质测试数据分析
|
体军艺部
|
|
|
|
(三)教学科研成果
|
体育教学改革、教学研究情况的统计及佐证材料收集
|
体军艺部
|
|
|
|
(四)校园文化建设
|
在学校体育工作和校园文化建设方面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社团活动、校运会等)
|
体军艺部、团委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