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数学》课程简介

发布人:张华新资讯来源:null 发布时间:2011-09-16 14:25:21点击数量:

《高等数学》课程于2005年成为院精品课程。通过教学改革研究,于20105月成功申报为院重点课程。教师队伍庞大,共有10位参与课程建设,专业知识扎实,年龄结构合理。目前,高等数学按专业分为经管类、工科类和计算机类等三个大类,分别命名为《经济应用数学》、《工科数学》和《计算机应用数学》。

一、课程在专业课程体系中的地位与作用

高等数学在高职院校不同专业的课程体系中具有通用性、基础性和工具性等特点,为学生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提供有力支撑,对学生理性思维品质的培养、综合文化素养的提升和学生职业能力的发展等方面有着其它学科教育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时也决定了它在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工程技术领域及其它学科中的地位。数学思想方法和数学技术,是高职院校学生适应未来岗位要求、培养可持续发展潜力的必备素质和基本能力。

二、课程教学目标

首先,通过高等数学课程教学使学生掌握专业所必需的数学基础知识和计算工具,提高专业学习的效率,掌握和运用基本的数学技术。其次,培养应用数学能力,提高解决和处理专业和现实生活相关问题的能力。再次,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例如培养准确性的因果思维、创新方面的批判思维。

三、课程设计的理念与思路

本课程以服务专业教育、培养理性科学态度、学会用数学思想方法分析解决现实问题为目的,以与专业培养相联系的高等数学基础知识为主线、专业和现实生活典型材料为背景构架课程内容体系;以实际案例的问题情境为引领,在探索问题解决的过程中,合理再现数学知识的抽象过程和解决问题的思想方法,将建模思想溶入课程单元;以数学概念及其基本方法、基本运算为基础,将复杂的数学运算融入数学实验(软件);以课程教学资源的整体设计为基础,逐步完善以纸质教材、机房和课程网站相整合的立体化课程资源平台,为课程教学改革的全面实施提供支撑。

四、课程教学模式

本课程以强化数学应用为导向,加强数学教学与专业教学结合,开展模块化教学、分层教学,将数学建模思想渗透课程,以“问题”为驱动,进行案例教学,将数学实验方法融入教学,集“教、学、用”为一体,呈现了高职教育的特性,强化了数学的应用。

五、课程考核的形式与方法

1、考核方式分平时考核、阶段考核、学期期末考核三大类。

2、平时考核主要包括平时作业、学习态度、提出问题、上课发言、上课出勤率等;阶段考核主要是考核单元的概念理解和应用能力,开卷与闭卷相结合,以及实行开卷的上机操作考核;学期期末考核是考核一个学期的学习内容,主要考察学生基本知识的掌握程度,分析问题的能力及应用和创新能力,在题库的试卷中随机抽取,实行闭卷考。

3、学期课程成绩评定办法

平时考核占25%,阶段考核占25%,学期期末考核占50%

目前,我校参与的数学竞赛有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和浙江省高等数学竞赛。几年来成绩斐然,特别是数学建模,2011年有了质的飞跃,两个组获全国二等奖。

附:《高数课程》整体设计.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