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现代农业学院!
民族团结一“嘉”亲,结对互助促成长|现代农业学院带领少数民族学生走进马家浜文化博物馆、沙家浜革命传统教育基地
资讯来源:现代农业学院        发布时间:2023年05月22日 08:38        点击数量: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族工作的重要讲话精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关心关爱少数民族学生的健康成长,在第47个国际博物馆日来临之际,现代农业学院于5月17日下午组织开展“民族团结一‘嘉’亲,结对互助促成长”系列活动,带领少数民族学生走进马家浜文化博物馆、沙家浜革命传统教育基地活动。本次活动由现代农业学院党总支副书记陈希赟带队,各族少数民族学生、辅导员、学生干部代表全程参加。

在马家浜文化博物馆,师生一行追溯“江南文化之源”,感受7000年的历史底蕴。毛军伟老师讲述,马家浜文化博物馆自建成之日起,便成为嘉兴的一个新“地标”,但它不仅是建筑形态上的“地标”,更是嘉兴乃至整个江南文化精神传承上的重要“地标”,赋予了嘉兴人民深厚的文化渊源和坚实的文化自信。馆内“禾兴之源——史前时期的嘉兴”和“沃土嘉禾——历史时期的嘉兴”两个基本陈列,保留了成片的原生旷野、金黄色稻田和水系资源,梳理了整个嘉兴的发展过程,以丰富多彩的馆藏文物和独具匠心的展览手法,多层次、多角度地展示嘉兴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农耕文化。

在沙家浜革命传统教育基地,师生一行参观了基地馆内展陈的新塍地方党组织及以沈如淙同志为代表的老一辈革命爱国志士的光辉历程。在初心讲堂中,全体师生认真聆听了《两封书信》和《一面党旗》红色党课,从革命女战士叶纲的两份绝笔信中,学习舍小家为大家的精神和为共产主义事业不懈奋斗的信心和决心;从沈如淙自制的党旗中感受老一辈革命家的铮铮誓言和信仰的力量。

动医223班的侗族学生蒋宁穗说:“此次研学之旅不仅让我学习马家浜文化知识,感受远古时代的历史文化,而且带我走进沙家浜这个弥漫着战火硝烟的地方,感受到了近代史的红军文化。通过老师的讲解以及自行的参观,我感受到了抗日时期新四军与沙家浜地区的老百姓团结互助,与伪军斗智斗勇,最后将伪军消灭的英勇事迹。”

食品221班的维吾尔族学生帕提曼·那曼说:“我们先去参观马家浜文化博物馆,毛老师讲到马家浜文化代表着江南地区人类历史,马家浜文化也被称‘江南文化之源’。后面去了沙家浜教育基地是革命传统教育基地,从观展和听党课中回味这段历史,一张张照片、文物、红色故事,仿佛把大家带回了峥嵘岁月,‘两封书信’‘一面党旗’中革命女战士叶纲和老革命家沈如淙的故事,让我印象深刻。通过本次参观学习,我一定要秉承和发扬老一辈革命精神,学习他们为党和人民的事业奋斗的坚定信念,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历史是人类最好的老师。通过本次生动且难忘的红绿融合研学之旅,全体师生深刻感悟习近平总书记“知之深,爱之切”的“三农”情怀,将以更加坚定的信念、更加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学习和实践中,带头学党史、讲党史,自觉做优秀的党史宣讲员,将红色基因代代相传,立志成为“一懂两爱”的“三农”工作者,为做好新时代“三农”工作,加快推进浙江省“双强”行动,实现乡村全面振兴贡献青春力量。

图文来源:现代农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