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清华大学考察时指出,“当代中国青年是与新时代同向同行、共同前进的一代,生逢盛世,肩负重任。”现代农业学院城市建设学院的学子们强烈感应到了作为南湖旁、红船边青年一代的责任使命,在党史学习教育活动中,积极响应国家的号召,4月初,学院以入党积极分子为“小圆”组建了10个党史学习研讨小组。目前,这个“小圆”不断发力,深入开展党史教育集中夜学活动,重点问题精准学,难点问题“周周研”,不断从党史中汲取力量、获得感悟、坚定信仰、立志奋进,形成良好的“水晕效应”,把学党史的热浪在全院学生中层层推开。
学院师生代表热议方书记红船旁讲话
4月6日晚,参加在红船旁举行的“学史明理心向党 红船铸魂育新人——百名师生党史宣讲”启动仪式的学生和教师代表齐聚一堂,就方书记红船旁的重要讲话展开了热烈讨论。方书记讲道,“百年征程波澜壮阔、百年初心历久弥坚,1921年到2021年,中国共产党走过了整整一百年的历程。在革命、建设、改革、复兴的各个时期,我们党始终牢记‘我是谁、为了谁、依靠谁’的宗旨,团结带领广大人民群众,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矢志不渝。” 他们一致表示,红船近在咫尺,百年建党历史燃动着师生们心中的薪火,他们立下誓言,要成为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
环境181周洁萍:聆听了方书记的讲话以及特聘教授袁晶老师带领大家回顾的中国共产党发展历程,回顾了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让我更加坚定共产主义信念,把党的理想信念和自己的现实生活结合起来,学习工作中对自己高标准、严要求,不断学习、钻研、进取,走在队伍前列,做时代发展需要的青年党员!
园林191陈素素:我们一百多位老师同学相聚湖心岛、红船旁,参加了党史宣讲第一课。一艘小小的红船上诞生出了我们伟大的中国共产党,这个过程中充满了各种困难,但是在共产党人坚定的理想信念面前这些困难都一个个被克服了。我们这一代青年人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的主要责任,这次活动对我们来说是一次精神的洗礼,坚定了我勤奋求学的目标。党史和红船精神不仅仅属于过去、属于现在,更属于未来。
毛军伟:聆听方书记红船旁讲话,重温峥嵘岁月,作为红船旁一名辅导员教师,更要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在教师的岗位上爱岗敬业、不断学习,以渊博的知识、培养优秀的新时代工匠。
“一大代表人生轨迹”启发深度思考
4月7日下午,嘉兴教育学院教授、浙江省红船精神宣讲团成员张志松教授为学院师生讲授了题为《中共一大代表人生轨迹与党的理想信念》的党史课。当天活动一结束,研学小组马上开展讨论,同学们纷纷表示,聆听了张教授讲述13位代表相同的人生起点、不同的人生轨迹和终点后,再回顾张教授在讲座开头时强调的“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而一个人、一个政党、一个国家如果没有了理想那么就失去了方向和奋斗的目标;相反如果拥有坚定的理想信念,那么就有了为之奋斗的远大目标”这段话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对中国共产党人初心和使命的理解也了然于胸。
工程202 苏蝶:通过本次讲座学习,我更加深刻地了解到了中共一大的那段历史,了解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有多么不易。作为南湖边上的当代大学生,更作为一名入党申请人,我一定会更加严格地要求自己,争取加入到党组织中,并学好自己的专业,在未来生活中将它利益最大化,让自己心中的星火,汇入燎原的奔腾浪潮之中!
工程201 陈婷:听了十三位一大代表的人生轨迹,感悟很多。作为新时代大学生,我们在向前看、向前跑的时候,不能忘记中国共产党来时的路,党史中蕴藏着宝贵的精神财富和强大力量,这是驱动我们前行的强大动力,我们不能忘记为什么而奋斗,同时要学好专业,为祖国的繁荣富强奋斗!
学院10名“阅读之星”畅谈学史感悟
在第十四届读书节暨“七个一”红色阅读系列活动开幕式上,我院一共有10名学生获得“阅读之星”殊荣。园林191班钟春林同学作为学生代表宣读了倡议书:学党的历史,传承红色基因。从1921的南湖到迈向改革开放的伟大新征程,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就是一部无限奋斗史,理论探索史!我们为红船旁新时代青年,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是红船旁嘉职学子的使命担当。
农建学院一直积极倡导同学们多读书、读好书,学院有着浓郁的阅读氛围。获奖的10名同学纷纷表示,平日良好的读书习惯让他们收获颇多,聆听方书记提出“要诵读红色经典,领悟建党初心,勇担责任使命,正真做到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把读书作为一种追求、一种修养、一种爱好、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做到好学乐学”的要求后,他们决定身体力行,把良好读书习惯传递出去,带动身边的同学认真学好党史,进一步领悟党史的精神魅力。
园林201李诗雨:对于我个人而言阅读是扩展眼界的最好方法,书里的是前人留给我们的知识和见识,我们靠着书本去领悟世界的真谛,并且不断成长。而我的朋友以及室友都在我的影响下开始了阅读各类书本,我们积极学习党史,发现党史的伟大与宏伟让人挪不开眼睛,它让我们懂得了许多道理,让我们感受到了当初领导者的艰难险阻和他们永不言退的信念让我们动容。我们通过阅读各类历史书本,通过文字去了解当初的历史,我们感同身受我们被故事吸引,我们穿越时间去见证当时的英雄们的永不言弃。书籍是阶梯,而文明经久不衰。我们在阅读中见证那曾经的风华岁月。接下来我们会继续不断的进行学习与阅读,并且会不断带领身边人,学习永无止境,读书也是如此。
园林201王琪:学党史促进着当代大学生的发展。平时我们可以去图书馆借阅一些相关书籍,既可以拓宽我们的知识面,也使我们对于学习更有兴趣,体会学习的快乐。通过党史答题,我们对于有关党的知识更加了解。偶尔也会同同学们一起讨论题目的内容,大家互相发表感想,更加深了对党史知识内容的深刻记忆。学党史,强信念,跟党走。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我们的国家一定会向更好、更快发展。
学习身边的榜样 传承革命精神
学史力行,赓续红色血脉,在学院举办的“红心向党.革命精神代代传”身边老兵讲述革命故事活动上,6名学子以退伍军人的身份上台演讲,回忆军旅生涯、赞颂革命精神,台下的600多名师生无不动容。活动后,围绕“红心向党.革命精神代代传”主题,师生展开大讨论,教师们看着穿上军装的学生似乎一夜之间成长,不禁感叹践行的力量;学生们敬佩之余,似乎身体里的热血也被点燃了。
贾艳老师:老兵们保家卫国的感人事迹,令人精神鼓舞,学生们志愿参军:空军,海军,陆军,各种先进事迹,苦练保国本领,身上,手上,头上留下的伤痕和汗水,看着他们不怕艰辛困难,只为能够保国家安康,保人民平安,令人禁不住地感动流泪。
周丽娟老师:在部队生活,训练是艰苦的,但是他们心中的爱国力量驱使他们快速成长,伤痕累累、汗流浃背都不算什么,作为军人的自豪感让他们变得自信、自律、自强,我为他们喝彩!
牧医193陈嘉莹:白云苍狗、时序更迭,但军人的“军魂”是永远矗立的丰碑,他们用忠诚捍卫祖国,用热血书写青春,无字但有神,无声还胜有声。他们的可爱恰似“山花烂漫时”,他们的精神犹如“万树石榴红”,他们的猛志恰似“气吞万里如虎”……似火、似电、似光,在军人铮铮的铁骨里冶炼而成,在闪耀的军辉里焕发光彩,这便是他们的“军魂”!
我们生活在这个多姿多彩的、和平幸福的年代里,我们一定要倍加珍惜无数先烈用生命给我们换来的幸福生活,勤奋学习,努力成才,牢记烈士的遗愿,踏着烈士的足迹,用自己的生命和才智去实现先烈们未完成的共产主义事业,去创造共和国无限美好的明天。
园林192 朱巧玲:传承革命精神是一种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今天,传承革命精神又有了新的内涵。它是踏实肯干与进取创新精神的统一,是独立自主与无私奉献精神的统一。我们要始终将国家的利益放在首位,不断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为中华民族崛起而不断奋斗。传承革命精神即“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伟大精神,是进步青年的基本价值观。
图、文:鲍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