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学院
当前位置: 学院首页 - 教育管理 - 教学管理 - 正文

【教学管理】办“说课”、强技能、促交流:记信息技术分院2016年第一次课堂教学交流活动

发布人:蒙维洋资讯来源:null 发布时间:2016-04-11 11:59:45点击数量:

 

上周三下午,在6号楼309我分院举行了一堂“说课”,全分院的教师及分院领导从始至终、认真地参与了说课活动。说课前,教学线开展了良好的组织工作,就说课的方式、内容、时间等与说课教师进行了细致的沟通,确定本次说课为“说一堂课”,由各门课程的主讲教师进行说课;四位老师也做好了充分的准备,并制作了精美的PPT;说课中,听课人员仔细听课,时而奋笔疾书,时而凝眉沉思,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交流活动当中;说课结束后,督导、教师和领导分别进行了“点评”,观点的交织和思维的碰撞进一步开拓了教师们的思路,激发了大家对教学的探索精神。
参加说课的四位老师分别是两个教研室的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本身就具有较高的水平和丰富的经验,加上经过了比较充分的准备,四位老师都表现出了对自己执教课程的自信心和驾轻就熟的看家本领。从课程性质到定位,他们都拿捏得很准;对于课程目标,他们更是看得很清楚;说起教材处理及课程设计理念,四位老师就像“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每个人都拿出了自己的绝招,特别是对于教材的选取,听一听他们的介绍就知道每人都是下了一番功夫的,可见他们始终对新教材的出版保持着关注。若没有对相关教材烂熟于心的把握,他们是不可能提出一些独到的见解的。当吴海燕老师提出了“对教材进行有创造性的重组”,使我的眼睛为之一亮;金智鹏老师提出了按基础课及专业课分层次拓展的教学思路,清晰可见其细心的教学脉络;还有卫何老师说到了“三分技术、七分管理以及主要培养学生学会理解与分析问题的能力”,可以说她说到了高职教育的“点子”上了;还有肖文红老师提出的从培养学生的基础能力再进行应用拓展能力的加固,最后到专项能力的培养和提升等等。四位老师的说课都很有思想、有能力,水平处于伯仲之间,如果把他们四人的介绍综合起来,把他们每个人的亮点捏到一起,就变成了一个比较全面和具体的教学发光体了。
说到了“课程实施手段”,各位老师都有各自的看家本领,例如吴老师提出的在充分了解学情的基础上:“教、学、做”三位一体,以及“关键词”教学法;金老师亮出了“能力递进法”,即“由大到小、由易到难”最后独立完成“编辑加拍摄”;卫老师对几种教材相结合以及肖老师“预习、听课、提问、动手”的课堂教学法......等等都显示出了每个老师深厚的教学功底和对教学工作的热爱,许多老师都被他们的“说课”所感染,心底油然产生了下次“我来说说”良性驱动。
分院领导对这次教学活动进行了比较到位的点评,充分肯定了几位教师在把握学情、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开展分类分层和小班化教学、加强与外聘兼职教师的联系等方面所做出的努力,并提出要重视校本教材的编写、进行差异化的考核以配合生源的差异性、加强对作业的管理等几个具体的建议。对于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要从师资上抓起,这场教科研活动是我分院为了提升课堂教学质量所开展的系列活动中的一部分,也是提升教师教学能力的重要抓手。我们希望有更多、更精彩纷呈的“说课”、“微课”和“示范课”、“公开课”出现在我们今后的教学活动中。
 
                                       信息分院督导 吴金根
                                               2016.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