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1月2日下午两点,信息技术分院在6-309室召开了由分院教师参加的督导听课反馈会,会议由代绍庆院长主持。
张维康督导从听课感受、知识与能力的关系、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几点建议四个方面进行了近两小时的反馈交流。
在谈及听课的感受时,张督导指出,在授课过程中绝大部分教师对课程内容熟悉,思维敏捷。但如何结合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标准(教学大纲)进行授课值得思考。随后张督导从备课、讲课的逻辑性,讲课的信息量,讲课内容与教材、教材与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关系等问题进行了交流,指出我们教育在提高实践教学的比重后,不要忽视理论知识的讲授;教学内容应与相应的课程标准(教学大纲)中的内容要求一致;教材应体现教学目标,教学的内容主要应来自于教材;讲课内容应有系统性、逻辑性;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应具有一致性。
由听课感受引申开来,张督导就知识与能力的关系进行了交流,对本科、高职、中职三个不同层次知识能力要求进行了区别后,提出能力是在一定知识基础上形成的,知识是第一位的,但是对于高职层次的学生,如果授课时理论性太强,则很难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因此,教师要善于将知识融入项目化教学过程当中去。
针对人才培养方案制定这一问题,张督导从一个完整的人才培养方案所应包含的内容出发,结合分院2011级的人才培养方案,指出我们高职在计划的制定时,应基于岗位群考虑课程体系的合理性,考虑每个知识点的有机联系。他建议我们应以2013年的人才培养方案制定为契机,以课程建设为抓手,加强课程建设,调整和优化课程结构。
随后,张督导提出了几点建议:项目教学法不是所有课程所有内容都必须使用的,建议我们把项目教学法应用于能将某一教学课题理论知识和实际技能结合起来的项目;要注意课程内容的整合,以及课与课之间的整合;讲课要理清思路,把握目标,用好教学手段;要改善教学环境。
代院长对张督导给予高度肯定,指出张督导的反馈做了充分的准备,包含了大量的知识,看到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对教学理解深刻,体现出听课的内涵,反映了我们在课堂教学、教材、教案等方面存在不完善的地方,这对于我们2013级人才培养方案制定、教材征订、课程任务安排等工作的开展具有很好的指导意义。代院长要求我们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把握好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标准、教材、教案等几个层次的关系,端正教学态度,反思教学,并在实际教学中切实增强教学技能,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最后,分院蔡向东书记提出了几点看法,他指出,教研室活动非常重要,我们要开展教研室活动,但如何开展值得我们思考;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学会自己找问题、看问题,并正视问题,这既是课堂教学的需要,也是教师自身成长的需要。(蒙维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