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澳门太阳集团城互联网学院、网络空间安全学院团总支坚持以传承红色精神为目标,充分发挥共青团在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中的桥梁纽带作用,以树立学院青年典型凝聚“新”力量,切实提高团组织在引领凝聚青年、组织动员青年、联系服务青年方面的先锋作用,在奋力推进“两个先行”中唱响“我在窗口写青春”最强音。
绽放战“疫”青春 把祖国刻在心中
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2020届李林澎同学,是一名“义无反顾”的志愿者。“我感觉像是做了一场梦。昨天,我还在志愿者岗位上服务……”时间回溯到2020年春节,这位披星戴月、努力把生活过成诗的青年,在大年初一做了一个出人意料的决定——奔赴武汉抗疫一线。连续70多个日夜,凭借着青春热血与责任担当,他在武汉红十字会,全力协助开展接收防疫物资和运输保障工作,向街道社区、孤寡老人、环卫工人等群体派发救援物资提供援助。
在这场疫情“大考”中,李林澎同学用实际行动诠释“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他的抗疫事迹集中体现了当代大学生的专业素质和精神内涵,是激励新时代大学生只争朝夕、不负韶华,使命召唤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责任担当精神的体现,是共青团面向未来、再立新功的重要遵循。他不忘初心,不负韶华,充分展现了新时代青年学生在疫情防控中的青春担当,更以实际行动展示了红船旁高校学子的青春形象。

以青春之名义 逐梦西部天地宽
网络技术专业2020届朱江同学,是一名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志愿者。“人生就像一个旅程,在这个旅程中会面临很多的选择,每一次重要的选择都是一个转折点……”他认为用两年的时间去做一件终身难忘的事,是值得的。他积极响应国家“到西部去,到基层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的号召,参加西部计划志愿者,服务祖国,让他有一种学以致用的获得感。
在志愿服务期间,朱江同学积极参加志愿者活动共计60余次;工作中主要负责协助领导完成各项工作,包括乡村振兴、安全生产、农业生产、疫情防控、河长制等各项工作;并进行文书处理、档案管理、文件传达等日常管理工作。“我们的口号就是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这样的青春是一段值得铭记且骄傲的经历。”朱江同学如是说道。他来自于基层,也服务于基层。尽管在基层的工作很平凡也很平淡,但他始终坚信即使平凡的岗位也能创造出不平凡的业绩,事无大小、事无巨细。他曾于北纬47°,海拔700米零下30℃的寒冷雪夜入户走访;也曾连续数天彻夜值守在疫情防控的第一线。他用魄力扛起新时代青年的担当与责任,以青春之名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用奋斗实现青春的誓言。

守护网络“安全线” 榜样青年当如是
网络技术专业2020级亚运卫士班周泽斌同学,作为寻梦亚运班的一员,他圆满完成2022北京冬奥会网络安全专项保障工作,随后又全身心投入到杭州亚运会网络安全保障任务。作为一名退役士兵大学生,他真正做到退伍不“褪色”,为学校争脸,为党旗增色,为祖国争光。
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没有网络安全就没有国家安全,就没有经济社会稳定运行,广大人民群众利益也难以得到保障。”诚然,过不了互联网这一关,就过不了长期执政这一关。纵观人类社会发展历程,以互联网为核心的新一轮科技和产业革命方兴未艾,让网络安全的概念更加宽泛、边界更加模糊。网络安全一旦出问题,给普通人带来的后果也更加严重。因此,网络空间安全需要全社会的共同维护。当爱好与专业一致,就会碰撞出美丽的火花,周泽斌同学扬着探学知识航船的风帆,力争学以致用。他许许多多的周末就在看资料、参加比赛、研讨课题中度过,他绽放于大小赛事舞台,实现以赛促学。他游走于数据与代码之间,守护网络安全。“老师,你看,这可是个Bug,点餐时我可以在对方不知情的情况下,恶意消费……”周泽斌同学发现了学校点餐系统的漏洞,并及时和老师反馈,讨论解决方案。这也算是周泽斌的“职业病”,身为网络技术专业的一员,他就喜欢从计算机系统上“找茬”。他常常说:“我们肩负着的是保障网络安全的使命,要把握机会,努力工作,多向前辈们学习,网络安全没有旁观者,人人都是建设者和践行者。”

“人生万事须自为,跬步江山即寥廓。”追求进步,是青年最宝贵的特质,也是党和人民最殷切的希望。新时代的广大青年学生生逢其时、重任在肩,一批又一批青年学生典型榜样,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怀抱梦想又脚踏实地,敢想敢为又善作善成,在实现民族复兴的赛道上奋勇争先,让青春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火热实践中绽放绚丽之花。